我们大多数读者都知道药物可以引起肾脏毒性反应,因为肾脏是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特别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然而很多人会误认为我们的中药没有副作用,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实“是药三分毒”本来就是我们祖国医学提出来的,我们的先人早就发现了每一种药物的副作用。那么哪些中药对肾脏有毒副作用呢?
通过现代医学对中药毒性的研究,已发现近50种中药对肾脏有毒性。总结归纳可致肾脏损害的中药有三类:
第一类为植物类中药
有雷公藤、草乌、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士贝母、马兜铃、士荆芥、巴豆、芦荟、铁脚威灵仙、大枫子、山慈菇、洋金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钩藤、补骨脂、白头翁、矮地茶、苦参、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蜡梅根等。
第二类为动物类中药
有斑蝥、鱼胆、全蝎、蜈蚣、蛇毒等。
第三类为矿物类中药
有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含铅类(铅丹)和其它矿物类(明矾)等。
知道了这些药物的肾毒性,我们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引起重视,但是很多中药的肾毒性不会立竿见影,而是随着时间和剂量的积累不断增加,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并经常随访肾功能,以免出现难以挽回的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