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清钾<3.5mmol/L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造成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总钾量丢失,称为钾缺乏症(potassiumdepletion)。
临床上,体内总钾量不缺乏,也可因稀释或转移到细胞内而导致血清钾降低;反之,虽然钾缺乏,但如血液浓缩,或钾从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血钾浓度又可正常甚至增高。
对于缺钾性低钾血症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应及时补钾。
补钾和补氯化钾是一回事吗?
氯化钾,枸橼酸钾,醋酸钾,谷氨酸钾,门冬氨酸钾镁都可以在临床用于补钾。
但由于氯化钾较便宜,副作用少,兼顾补氯,故临床最为常用,所以补钾不等于补氯化钾。
K的分子量39,KCl的分子量74.5。100mmol的钾和100mmol的氯化钾所含的K一样都是3.9克。
但需要注意的是1g的钾(1/39mol)和1g的氯化钾(1/74.5mol)所含的钾不一样,1g的氯化钾含钾0.53g.
临床上补钾应以国际单位制换算缺钾3/39mol(3g)。如果用氯化钾来补是0.075mmol×74.5g/mmol=5589mg=5.6g(简单记忆大概是缺钾克数目乘以2)。
如果用醋酸钾来补大概是7g,如果用枸橼酸钾来补大概是8g,如果用谷氨酸钾来补大概是17g。
查阅外科系统补钾医嘱常规胃肠外营养一日补氯化钾10ml×6支,有时在1920mL装卡文基础上加10mL氯化钾3支(卡文约含氯化钾2.4g)。
小结:正常人每日生理一般钾需要量3g(75mmol),用氯化钾来补大概要10%KCl60ml,补钾和补氯化钾不是一回事。
补钾3、6、9指的是钾还是氯化钾?
是指KCl(氯化钾),见内科学第6版P850页。
轻度缺钾,血清钾3.0~3.5mmol/L,需补钾100mmol(相当于氯化钾8g),注意100mmol钾是3.9g,如果用氯化钾补大概要8g,可见补钾和补氯化钾不是一回事。
中度缺钾,血清钾2.5~3.0mmol/L,需补钾300mmol(相当于氯化钾24g)。
重度缺钾,血清钾2.0~2.5mmol/L,需补钾500mmol(相当于氯化钾40g)。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钾不是一天补足的,要分3~4天补足,所以临床上有补钾3、6、9的学说。
指的是轻度缺钾一天额外补充氯化钾3g,中度缺钾一天额外补充氯化钾6g,重度缺钾一天额外补充氯化钾9g。
如果病人不能吃还要记得加上每日生理补钾量即加上氯化钾6g,如果能吃,但吃的不够,酌情加生理量。补钾原则尽量口服,见尿补钾。
静脉补钾浓度0.3%,指的是氯化钾的浓度还是钾的浓度?
指的是KCl(氯化钾)的浓度。
外科学第五版P17页有,每1000mL的液体含钾不宜超过40mmol/L,即1000mL液体加氯化钾不宜超过3g。
验证一下40mmol乘以氯化钾的分子量74.5等于3g氯化钾,所以1000mL的液体氯化钾不能超过3g,是长期共识,完全正确,一般静滴补钾浓度我们不要去越过这个雷池。
这个理论的意义在于高浓度的钾离子可以引起心跳骤停,由常规静滴速度不可能很快。0.3%氯化钾是在偱证医学中摸索的安全浓度。
但近年来由于微量泵补钾的出现,规定补钾浓度出现了瓶颈,实际上引起心跳骤停主要决定因素是单位时间流经心脏钾离子浓度。
因此对单位时间补钾总量的控制是更加科学的,第13版实用内科学不再规定补钾浓度上限,而对补钾速度做出严格限制。
第13版实用内科学P990页,静脉内补钾通常不超过10~20mmol/h,若超过10mmol/h,需进行心电监护。
也就是说每小时补氯化钾0.75g需要心电监护。每小时补氯化钾极量3g。
静脉补钾方法推荐
第一级初出茅庐
10%KCl30mL加入1000mL液体,优点安全,大静脉即可,缺点补液量较大。
第二级融会贯通
10%KCl15mL微量泵加入35mL液体,小于8mL/h,优点安全,大静脉即可,补液量小,但补钾量不多。
第三级炉火纯青
10%KCl15ml微量泵加至35ml液体,8~20ml/h优点安全,补液量小,补钾量多,对血管有刺激一般需要中心静脉,必要时心电监护。
第四级登峰造极
10%KCl30mL微量泵加入20mL液体,10~50mL/h,氯化钾0.74g/h~3g/h(极量),必须心电监护,每小时测血气,每小时测电解质,配备抢救药品。
第五级天外飞仙
需要心电监护、除颤器、抢救药品保驾,极强心理素质和奉献精神,随带干粮被褥,一旦失误有可能身败名裂。
成功则可入选补钾国手级人物而名垂青史,有据可查的抢救成功案例仅有2、3例,不具备上述条件者切勿玩火:10%KCl原液经中心静脉手工缓慢推注。
如何微量泵补钾:
1.微量泵慢速给药时会存在针筒活塞爬行和流速波动的问题,也就是说部分时间针头处存在流速停止的现象。
这时就会出现针头回血和凝血堵塞,在微量泵泵药同时用吊瓶输盐水,才能保持输液通畅。
2.微量泵速度3mL/h时候,基本就不会堵管可以不用另外滴注盐水。
3.微量泵速度从0.1mL/h到99.9mL/h的波动范围,从机械学原理上看如每次调0.1mL/h的微调是不准的。
至少要0.5mL/h级别调整才能保证准确性,1~5mL/h调整级别是比较科学的——这个在我们临床液体配置上就有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