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
胃病的患者问我,为什么我胃不好还老爱口腔溃疡?其实口腔溃疡和胃病是有关联的,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引起口腔溃疡原因、治疗及其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溃疡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口腔溃疡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身体素质有关,因此要想完全避免其发生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尽量避免诱发因素,仍可降低发生率。
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
消化系统疾病:
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等有关。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溃疡。
营养因素:
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缺乏叶酸、维生素B12以及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
感染因素:
有人提出链球菌和几种病毒在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中起病原的作用。
遗传因素:
如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80—90%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50—60%患病。
治疗口疮的方法
1、内治外治相结合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口疮是不起眼的小病,全身症状不明显,具有自愈性,一般10天左右可自愈,但是口疮疼痛不适,常常影响饮食和工作。此病虽在口腔,但仍需采用内治和外治相结合,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可用锦灯笼10g、生甘草10g煎水含漱,汤药头煎和二煎内服,三煎含漱,症状重者可局部含化西黄清醒丸或梅花点舌丹、六神丸。局部用药可使中药直接作用于口疮,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以缓解局部症状,促进口疮的愈合。
2、生地、丹参、黄芪、甘草是促进口疮愈合的良药
生地有类似水的作用,一则久病多阴虚火旺,生地可滋水以补阴,阴水多则可灭火;二则女性月经周期性口疮,多阴血亏虚,生地入血可凉血养血,血不燥热则津液自润,阴津充足则可制火;三则生地有增液润肠通便的作用,大便通则4火随大便出,有利于口疮的愈合。所以生地为治口疮之要药。而丹参、赤芍、大黄等活血化瘀药能扩张周围血管,缓解痉挛,促进溃疡的愈合;黄芪补气固表,敛疮生机;甘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都可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
3、保持二便通畅是治疗口疮的关键
口疮多于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火证表现,可以选用大黄、车前子通腑利尿,使大便通畅,小便通利,火热下行,火热从二便排出,产生口疮的火热毒邪被清除有利于口疮的愈合。
4、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清淡是防止口疮复发的重要措施
注意口腔卫生,每次进食后,可用食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也可用药物漱口液,防止因食物残渣加重继发感染,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
注意生活规律性和营养均衡性,养成一定排便习惯,防止便秘。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关键。平时多吃水果、蔬菜补充丰富的维生素。适量补充维生素A、B。不抽烟、少喝酒、少食辛辣食物和过冷过热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