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
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怎样才能浇灭这口中之火呢?
胃肠积热型
有些人一旦出现大便干燥,口腔溃疡便会随之出现。这是典型的胃肠积热型患者。除此之外,这类人还会有小便发黄、口苦口臭的症状。
解决之道:对于这类患者,在饮食上多吃润肠的食物,比如花生仁、坚果、香蕉以及粗纤维的食物。
茶饮推荐
苦丁茶
此外,这类患者在发病时往往会选择“强力”去火的中药,但长期如此很容易造成“习惯性腹泻”,对脾胃伤害很大。因此小编建议,患者不妨选用苦丁茶,同样可以起到去火的效果。
食疗推荐
竹叶粥
嫩竹叶60克、冰糖60克、粳米60克。竹叶加清水1升煮,待成汁后,捞去竹叶,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及冰糖,共煮成粥服食。
脾胃湿热型
很多人一吃火锅,牙床第二天就会红肿,表示抗议。正气不足是这类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源,加之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会形成湿热。
解决之道:这类患者可适量吃梨、百合以及蔬菜等具有滋阴功效的食物。
食疗推荐
石斛陈皮生姜煲水鸭
准备水鸭250克、石斛15~20克、生姜5片、陈皮一瓣。
先将陈皮洗净用温开水泡5分钟备用;再将水鸭洗净后切块,焯水后再用生姜爆炒,去其水分;把石斛、老鸭、生姜、陈皮放入锅内,倒入温开水,开大火烧开,改小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脾胃虚寒型
这类患者往往在得口腔溃疡的同时还伴有拉肚子的现象。此外,部分患者还会有舌体肥大、有齿痕、舌苔白腻等症状。
“
解决之道:在治疗时,应以健脾为主。
多吃扁豆、山药等食物,包括一些富含维生素B1、B2的食物可以促进黏膜生长。建议患者可以食用一些大枣。
食疗推荐
鲜姜、白糖治脾胃虚寒痛
选取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
遗传因素型
这类患者总是在“不经意间”又发现自己得了口腔溃疡,并且很难找到诱因,让人苦恼不已。
“
解决之道:造成反复发生口腔溃疡的原因主要还是遗传因素,但这并不是说没有办法解决。
会反复得口腔溃疡的亲们首先在饮食上要尽量保持清淡,尤其在秋冬交替以及冬春交替的时节,不要吃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口腔溃疡也被认为是身体变弱的信号,所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也不应忽略加强身体锻炼,改善体质。出现口腔溃疡时,患者若同时感到身体疲乏,就应检查及了解营养是否均衡,休息是否足够,并适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另外,现代研究认为,如今的人生活紧张、精神压力大,口腔溃疡也成为一种因生活形态导致的“文明病”。
其他的方法推荐
1、云南白药粉
用消毒棉签蘸云南白药粉末敷患处,一般用药3天后可愈合。
2、维生素B2
将维生素B2研为细粉状,用适量香油调匀,做成稀糊状,涂于溃疡表面,每日4~6次。具有不苦,不涩,味香,无刺激性,止痛等良好功效。连用2~3天,口腔溃疡可获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