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压力、加工食物等其他各种环境毒素的存在,肠道益生菌群的平衡常会遭到破坏。益生菌对人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友善细菌,它帮助人体消化、抵抗病菌,在整个免疫系统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
除了大脑之外,人体还有一个「第二大脑」,它的功能大脑同样重要。有很多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例如:小孩子的自闭症」、多动症、湿疹、结肠炎、读写障碍、学习困难,成年人的心律失常、第二型糖尿病、心脏病、老人痴呆症、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等等,都是因为「第二大脑」失衡所产生出来的问题。任何没有针对改善「第二大脑」状态而对这些毛病作出的治疗方案,大部份都是欠缺成效的。
所谓的「第二大脑」,就是中医所指的「肠胃」,即「消化系统」。当我们的日常饮食失调而导致消化功能受损时,脑部功能亦会受到干扰,众多的病症便由此而生。
调理肠胃改善饮食结构
美国有一位Dr.Natasha医生,她专门以调理肠胃的饮食方法来医治这些她统称为「肠道和心理综合症」(GutandPsychologySyndrome)的症状(如:贫血、心绞痛、厌食症、行为问题、躁郁症、腹胀、血压失调、脑功能障碍、情绪低落(抑郁症)、腹泻、消化问题、体内益生菌失衡等),而且成效非常显著。
Dr.Natasha医生所采取的针对「肠道和心理综合症」的三大策略分别是:
改善每天的饮食餐单与习惯。「肠道和心理综合症」其实是消化系统失调所产生的问题而已。每人每日不断地把不健康的食物堆塞到消化系统管道中,身体的健康状况必然会产生负面的效应。因此,改善饮食是首要的任务,其它方面皆属次要。人们每天应摄入富含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必须配合适当的营养补充品。进行「清洗排毒」及改善每天的起居饮食和生活方式。
Dr.Natasha医生的治病方针,跟中医学金元四大家之一,开创了补土派的李杲(1180年-1251年),后世称为李东垣的「东垣老人」的《脾胃论》中所提倡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非常吻合。
益生菌可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益生菌(Probiotics)是被认为对身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肠道中益生菌和致病菌共存,当致病菌打败益生菌时,肠道菌群的平衡就被打破,可能导致便秘、腹泻等多种问题。益生菌能给人体提供必需的维生素供给,改变肠道内环境,抑制有害菌和外来病菌生长,改善过敏、进行免疫调节,从而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其免疫力。最常见的益生菌包括乳酸菌、酵母菌以及真菌。一般来说益生菌可由发酵制成的食品(如酸奶)或膳食补充剂中获取。
现代人以快速和方便为主的饮食模式常会欠缺益生菌的摄取量,再加上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已经达到失控的地步。故此,人体内的益生菌数量严重不足时,很多现代病便因此而生。想从根本上控制肠道的问题,那么就要从饮食结构入手,以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活性,使肠道达到一种健康稳定的状态。
饮食方面,调理肠胃的重点(培养体内的益生菌为主):
1.冬吃萝卜夏吃姜。
2.少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生的植物纤维(Rawfiber)。
3.少吃「垃圾食品」(Junkfoods)、甜点和所有的「白色食物」(Processedfoods)。
4.多吃天然发酵的食物,例如:各种的泡菜、腐乳、味噌。
5.注意食物对身体所产生的酸碱度。
6.多吃生乳(Rawmilk)及用生乳制成的产品,例如:芝士(Rawcheese)、牛油(Rawbutter)、奶酪等等。
7.多吃姜、葱、蒜、芫茜。
8.每天必须摄取足够的盐份,因为盐份为产生胃部消化液的主要原材料。
此外,不乱用抗生素、不抽烟。长期用抗生素,会减弱肠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引起免疫力下降,导致致病菌生长,引起菌群失调。而抽烟可使肠道运动功能紊乱,造成蠕动亢进或抑制,加重腹泻或便秘的症状。同时要保持愉悦的情绪,既然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学会调控和驾驭自己的情绪,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平常心,对维护肠道内环境稳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