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元与益生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都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但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
1.益生元作为模拟母乳中的低聚糖,以未经消化的形式进入胃肠道,通过降低PH值,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间接地促进胃肠道健康和营养素的吸收。
2.益生菌是外源细菌,作用更直接。但是,它有较明显的针对性,即针对不同的病因及体质,添加不同的菌种,如双歧杆菌对胃肠道疾病有显著功效等。
3.在胃部强酸性的环境下,外来细菌的存活性会受到考验,因为只有活着进入胃肠道的有益菌才能发挥功效,而益生元不是生物,不存在存活率的问题。
4.免疫系统对于由外部而来的益生菌有识别的过程,当外部添加益生菌时,不同体质的宝宝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益生元
一般可以这么认为,益生元给益生菌提供“食物”,能够被肠道内有益细菌分解吸收,促进有益细菌生长繁殖。大家所熟悉的双歧因子就是促进肠内双歧杆菌生长的益生元。
益生元(Prebiotics)是指不易被消化的食品成分,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几种细菌的生长与活性而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改善寄主健康的物质。市面上的应用比较广泛的益生元有: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等。
通过益生元来促进益生菌生长是“活菌外养”瓶颈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菌群因高温与胃酸刺激的大量死亡与本体菌群对外来菌群的抗拒,从人体内原生增殖益生菌,从而安全有效地解决各种肠道问题。
益生菌
本地化的益生菌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博士说:“从生物进化、生理学及其人体微生态的角度来看,人与益生菌菌种、菌群,环境与益生菌菌种、菌群都要适应;食物及饮食习惯也与要摄入的益生菌协调。比如筛选自欧洲人体肠道的益生菌菌株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亚洲人群的肠道。”所以益生菌产品的选择应该以是否适合我们中国人自己体质和生活方式所需作为挑选的第一要素。
针对中国人滥用抗生素,爱吃火锅、烧烤、以及一切飞禽走兽的怪异饮食习惯,推荐大家服用一些生命力强、能够防止坏菌滋生并有多项调节肠胃功能的益生菌菌种。
长双歧杆菌,它能够调整肠道功能紊乱,同时具有很强的靶向性,能够在肠道内定植并且持续生长;
两歧双歧杆菌,能够预防消化系统疾病,促进食物消化;
嗜热链球菌,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防止坏菌滋生,改善肠道微环境;
嗜酸乳杆菌,能够增加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增强他们的生命力,同时对一些长期口服抗生素而引起胃肠功能失调的病人有很好的肠道功能和肠道菌群快速调节的作用;
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能够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和肠道蠕动,清除肠道垃圾。
这5种菌种是最能解决中国人肠道问题的菌种,如果五菌联株便可谓强强联合,形成专为中国人定制的益生菌配方。
能够充分保证活性的益生菌
a)配送环节少的益生菌。益生菌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任何一个生产配送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死菌染菌的情况。本地化的益生菌在物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建议选择规模大的、专业且有历史的国内的益生菌研发和生产企业的产品。
冻干粉形式的益生菌。冻干粉形式是益生菌的最佳载体,冻干粉形式的益生菌活性最强。
c)运用多层包埋技术的益生菌。益生菌从进入嘴里到到达肠道要经历胃酸和胆汁这两关的考验。胃液的强酸性和所含的消化酶能够杀死、消化掉大多数益生菌。而肠道里的胆汁酸和消化酶也会对细菌造成破坏,而且由于小肠的环境是碱性的,那些不怕胃酸的细菌到了小肠也会无法存活。因此,有多层包埋技术的益生菌具有耐酸抗碱性,可以对抗胃酸和胆汁的侵蚀,充分保证活性。
1、成分上的不同
益生菌是有生物活性的细菌,
益生元主要是无生物活性的糖类物质。
益生菌即有益菌,简单来讲,是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比如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这些菌群可以维持肠道总菌群的平衡,从而维护肠道的健康;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益生菌通过调理肠道菌群,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免疫力、预防和治疗便秘及腹泻、降低血脂、抑制肠道病源和腐败微生物的生长,分解致癌物质等。人和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酸菌、酪酸梭菌、嗜酸乳杆菌、酵母菌等。
益生元主要是不能被宿主消化吸收的低聚糖类。则是可以作为「养料」被有益细菌分解吸收,促进其生长繁殖的成分,比如异麦芽低聚糖,可以被双歧杆菌分解吸收,促进双歧杆菌菌群的生长;益生元能够被肠道内有益细菌分解吸收,促进有益细菌的生长繁殖。例如,异麦芽低聚糖,就是一种能够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等肠道益生菌生长的优质益生元。
2、作用方式不同
益生元是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从而发挥间接作用,益生菌是直接作用。
益生元主要是低聚糖,是以未经消化的形式进入胃肠道,通过降低PH值,促进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间接地促进胃肠道健康和营养素的吸收。
益生菌是外源细菌,作用更直接。但是,它有较明显的针对性,即针对不同的病因及体质,添加不同的菌种,如双歧杆菌对胃肠道疾病有显著功效等。
3、受胃酸环境的影响不同
在胃部强酸性的环境下,益生菌作为添加的外来细菌,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胃酸的破坏,只有活着进入胃肠道的有益菌才能发挥功效;而益生元只是一种糖类,而不是生物,不存在存活率的问题。
4、免疫系统识别影响
免疫系统对于由外部而来的益生菌有识别的过程,当外部添加益生菌时,不同体质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而对于益生元来说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如果要长期调养肠胃的话,建议选择不会产生免疫反应的益生元。
5、生产和保存工艺不同
益生菌菌株存活环境要求高,对生产和包装工艺都有很高标准要求,益生菌的载体最好是片剂、胶囊和粉末。益生菌产品必须低温冷藏保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中活性益生菌的数量。如乳酸制品中的益生菌,一般保质期在1个月内,冷藏温度控制在2~10℃左右。而益生元的生产和保存的工艺则没有这方面的严格要求。
6、作用原理不同
补充“益生菌”的思路是直接吃进活的细菌,类似于空投一些“好细菌”来抑制“坏细菌”。而补充“益生元”的思路则是,通过提供有益细菌喜欢的食物来扶持它们,从而压制有害细菌。
益生元是这样一种物质:它是一种膳食补充剂,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几种细菌的生长与活性,而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改善寄主健康。
益生元在通过消化道时,大部分不被人体消化,而是被肠道菌群吸收。最重要的是,它只是增殖对人体有益的菌群(益生菌),而不是增殖对人体有潜在致病性或腐败活性的有害菌。
注意事项
有些人不免会问道,何不直接添加益生菌?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益生菌菌株存活环境要求高,对生产和包装工艺都有很高标准要求,益生菌的载体最好是片剂、胶囊和粉末。
2、给人体补充益生菌要有针对性,即针对不同的病因及体质,添加不同的菌种,因为益生菌的好处因菌种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根据想要预防或治疗的特定问题,选择相应的菌种。要有针对性地添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结果吃进的益生菌不能活着到结肠,更谈不上繁殖了,吃了也是白吃!所以要保证益生菌的存活率,只有活菌才能发挥功效,我们没有必要补充一些益生菌的尸体进去
4、添加后要留意观察人体的反应,毕竟是外部添加的细菌,不同体质人群的适应能力不同,某些体制的人群可能会有些免疫反应。
5、益生菌的保存受限。在乳酸制品中的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