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按其发病缓急和病因,可将胃炎细分为慢性胃炎和急性胃炎,胃炎病因较广,也正因为如此,胃炎也容易反反复复,难以根治。了解胃炎的症状对于该病的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胃炎常见症状
1、上腹疼痛。
大部分已经患胃炎的患者都能感受到上腹疼痛带来的折磨,首先它疼痛可分为隐痛、胀痛、虽然不算是剧烈的疼痛,但那种感觉不好受,所以当你在饭后或者突然发生的上腹疼痛,都应该注意,是否是胃炎的早期症状。
2、消化不良。
这是最常见的胃炎早期症状信号,每次当吃一些稍微粗糙的食物时过后都会觉得腹痛、腹胀,而且非常容易吃饱,感觉饭量都不如从前,如果硬着头皮吃的话,会造成腹部饱胀感,并且会出现嗳气、恶心等情况。
3、指甲异常。
关于指甲的颜色,很多人都不会关注,也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其实指甲的颜色能够直接反映出身体器官的健康程度,所以我们应该多关注指甲的颜色变化,当指甲颜色出现发黑发暗,而且会呈黄色或者浅黑色,这就代表这消化系统可能出现了毛病,应当注意。
4、面色异常。
很多胃炎患者因为长期饮食不当、无规律、营养不足,导致的精神不振等原因,而造成贫血的情况出现,很多这类患者的面色都会发白,这是因为贫血所导致,如果稍微严重一下的,口唇也会发青。
5、晚上睡觉时容易流口水。
其实晚上睡觉时容易流口水是胃炎的一种症状,是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主要是脾胃运动功能减弱、水湿停留、脾胃湿热或胃里存食下降、胃热上蒸,表现为睡觉流口水,时间久了还会口臭。
胃炎如久拖不治,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另外,胃炎对机体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急性胃炎严重者可有呕血、黑粪、甚至失水、以及中毒及休克等。
严重患者发生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病理机制可能为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胃粘膜的血流减少和可能伴有的酸分泌增加(如烧伤,中枢神经系统创伤和败血症)可促进粘膜炎症和溃疡的形成。
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慢性胃病不仅影响胃功能,还会通过神经反射严重干扰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使病人出现头痛晕眩、记忆减退等现象,并对许多脏器乃至整个生命活动构成威胁。
对于胃溃疡发生癌变,人们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有些类型的慢性胃炎也会发生癌变,许多人会感到不可思议.然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却是事实.另外,专家提醒,对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其癌变率会明显增加,应予以警惕。
在我国,众多胃肠疾病患者缺乏足够的健康意识,往往是等无法忍受病痛时才去做检查,而这时发现已是晚期。虽然一些患者也有健康意识,平时注重饮食,胃不适时也能采取一些方法,但大都做些简单检查治疗。
一些患者甚至自诊自治,自己上药店买药吃。这些错误行为短期内会减轻病痛,但由于不对症治疗,容易导致病情复杂化,引起胃肠粘膜糜烂、溃疡甚至癌变,埋下巨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