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检查可以在手术室中进行,着装和清洁要求与其他任何外科手术操作相似。这些要求包括手术着装、手术室周转、内镜清洁和传染预防措施等方面。
手术着装
手术帽、清洁的手术衣和必备的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PPE)都非常必要,如果存在面部或粘膜暴露风险,则需要佩戴面罩;而如果存在鞋子污染风险,则应穿上鞋套。在结肠镜检查操作中无需常规佩戴面罩,因为该操作并不像手术操作一样需要无菌环境。然而,有时为遵循所在机构的PPE要求,也需要佩戴面罩。
手术室周转
不同手术操作之间的清洁程度要求取决于房间污染水平,而不是所行手术。如果对不伴可传播感染的患者行结肠镜操作,则可仅行常规周转清洁,即使随后会在该手术室行全髋关节置换也是如此。
在结肠镜检查操作后不推荐将关闭手术室或终末清洁纳入常规清洁操作。但如果接受检查的患者存在可传播感染而需要飞沫或空气预防措施,则是该推荐的例外。在此情况下,需要根据疾病传播模式进行手术室清洁。例如,如果1例存在空气传播性疾病(如结核或流感)的患者在插管或拔管期间进行了雾化吸入,那么在患者离开该房间后,清洁人员在进入时应使用N95呼吸器,直至彻底完成换气。如果已经彻底完成换气,则清洁该房间时无需佩戴面罩。当患者存在疑似或确诊的艰难梭菌感染时,在结肠镜检查后采用特殊清洁操作是较常见的例子。在此情况下,对于在该手术室中被高频次触摸的物体(例如门把手和灯光开关),清洁人员应使用环境保护局推荐的能够有效对抗艰难梭菌孢子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当患者存在已知或疑似多重耐药病原体定植或感染时,是于结肠镜检查后采用特殊清洁操作的另一个例子。在此情况下,也推荐加强环境清洁操作,包括对所有被高频次触摸的物体进行消毒。
此类术后的手术室清洁程度应由所在机构的多学科团队(例如围手术期护士、环境服务人员和感染预防人员)根据污染水平来决定。如果患者不伴有可传播性感染,多学科团队可能会决定在结肠镜检查后仅实施常规清洁,或推荐进行更为严格的清洁方案,尤其对于存在可经由环境表面传播的流行性疾病患者。
内镜清洁
在手术室进行结肠镜检查之前,需要对内镜进行常规的清洁、处理和消毒。由于在此情况下内镜并非应用于无菌环境,因此无需对其进行灭菌处理。
传染预防措施
在护理所有患者时,均需要实施标准的预防措施。然而,如果某例患者存在疑似或确诊的可传播性感染,则所有相关人员均应根据疾病传播方式(即飞沫、空气和接触传播)进行相应的预防。
供暖、通风和空调
应向感染预防专家咨询,以确定是否有必要对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采取改变或补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