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对改善手术患者紧张情绪有一定的帮助。方法: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出室访视。制定规范性语言,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
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穿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手术室护士如何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变通融汇,有待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我院于2007年8月以来,为2000例病人行术前心理护理,通过术前出室访视,广泛了解术前病人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患者术前心理问题共9条,并制定了一套规范化指导语,以利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抚慰。来解除病人术前焦虑情绪,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通过术前护士出室访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所发现的患者术前心理问题,给予适当术前心理疏导,术前巡回护士用同一问卷调查方式询问了800例手术患者,解除了大部分患者的紧张情绪,具有可比性。
方法:规范化指导语。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收效最快。但有时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往往会误导病人,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曾有一例病人谈到手术怕痛问题时,一位年轻护士则对病人说:怕痛让麻醉师多上点麻醉就行了。第2天病人打完连硬测麻醉平面时,不管针头、针尾碰到皮肤他都叫痛,目的为了可多用点麻醉剂,使得麻醉医师无法正确测试平面,延误了手术时间。应用规范化指导语后,事先告诉病人麻醉过程,指导病人密切配合,确保麻醉、手术顺利进行。因此通过设计的语言,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及心理支持,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制订了以下9条规范化指导语。
①担心疼痛:一般情况下,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另外,我院麻醉科的学术地位、临床经验,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大部分医生具有一定的临床麻醉经验。上完麻醉后将测试麻醉平面,到时麻醉师会用针头点刺手术范围表面的皮肤,您需分清刺痛与点触感觉,希望您如实反映。术中麻醉师还会根据手术需要辅助用些镇静药,可能您一觉醒来,手术已经结束了。
②关心主刀医生及手术效果:您的手术情况将由负责手术的外科医生向您解释。我院是三级甲等医院。您要相信我院外科医生的医术、医德水平。如手术过程中有疑难情况,会及时组织全院有关科室和有经验的专家亲临解决,您尽管放心。
③要求关心照顾:您明天早上进手术室时,会有护士迎接并关心您,为了减轻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我们手术室为病人设置了背景音乐。在手术等候期间,您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得到适当调整和放松。整个手术过程中您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或麻醉师反映。我们将为您提供一流的服务,请您放心。
④担心疾病性质:首先希望您手术结果属良性。但有时结果可能会事与人违,您也要承受得住,人的精神因素很重要,要相信目前医学在不断发展,有不少治疗和控制肿瘤的方法,如:化疗、放疗介入疗法,中药等。另外,有些肿瘤只要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远期存活率是很高的,您术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按时随访,完全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⑤担心室温:手术室内温度按规定应保持在摄氏22℃。当伤口消毒前,巡回护士会尽量给您身上盖个单子保暖,如您觉得冷,一定要及时向巡回护士反映,您不必忍受不说。
⑥关心愈后情况:人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愈后情况也各不相同,如保持良好的情绪、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尽早下床活动等,都能有利于术后早日恢复。由于手术室护士对病人(您)出室后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很难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估,应由主管您床位的护士、医生根据术后情况为您作具体解答,望您谅解。
⑦要求保留脏器: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该保留有关脏器。如病变累及附近脏器,手术医生会根据病情与家属及时联系,在家属同意情况下,再进一步决定手术方案,您应该相信医生和家属的决定。
⑧术中不要输血:麻醉师会根据术中出血情况。判断您是否需要输血。一般介于可输、可不输的情况下,会尊重您的意愿,尽量不输,但术中出血非输不可时,一定得输,否则会影响生命安全。当然输血有可能会带来血清感染的危险。但其发生率是非常非常小的。
⑨担心经济:您的担心我们会认真考虑,术中我们会根据您经济状况保证情况下,控制高费用物品的使用,请您放心。如您实在有困难无法解决,可借助有关机构反映,以解决您的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