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保健 > 家庭保健 > 糖尿病就是因为吃糖太多?......恐怕不只如此!

糖尿病就是因为吃糖太多?......恐怕不只如此!

2017-10-12 来源:春雨健康科普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由体内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率下降),或两者兼有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随着大家越吃越好,很多人一听说谁得了糖尿病,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人肯定特别爱吃糖!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到底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体内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率下降),或两者兼有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患者有明显的胰岛素依赖;

  2型糖尿病更常见于中老年人,由胰岛素作用“失灵”,胰岛素抵抗所引起,患者一般靠服用降糖药来稳定血糖。

  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包括眼、肾、脚和心血管等组织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

  因此,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糖尿病,非常重要。

  患糖尿病,是不是因为糖吃多了?(此段高能!)

  也是,也不是。

  为什么说是:

  糖(包括硬糖、软糖、棒棒糖等各种糖果)摄入过多时,身体会将“用不完”的糖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体内脂肪过多可导致脂肪细胞变得肥大,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的密度减小,进而影响胰岛素受体正常工作,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患者血糖升高。

  从这一点来说,限制糖果的摄入,确实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什么说不是:

  原因有以下3点:

  1型糖尿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导致,也可能发生在某些感染之后,常见的感染原有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等等,但与饮食因素关系不大。饮食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2型糖尿病上。

  导致我们发胖并影响健康的“糖”,不仅仅限于市面上常见的形形色色的糖果,还包括做菜用的白糖,饮料中的蔗糖、水果中的果糖,以及葡萄糖、乳糖、蜂蜜等等游离糖。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人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量应不超过当日摄入总能量的10%,并最好控制在5%以下。

  除了糖之外,其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入过多,也会造成发胖。所以在限制糖分摄入的同时,也需关注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做到健康饮食才能预防2型糖尿病。

  总结:仅仅吃糖果,并不足以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不用为此过于担心。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在于因无节制进食和缺乏运动而导致的体重超重或肥胖。因此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健康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以及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患了糖尿病,该怎么吃?

  糖尿病患者可能或多或少都纠结过“这个要不要吃”,“那个能不能吃”等问题,有没有科学的判断依据呢?

  可以参考1997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学者Salmerón等提出的食物血糖负荷指数(GL)概念,并认为GL=GI(食物升糖指数)×碳水化合物含量(克)/100

  GL>20,对血糖升高影响较大,GL在10-20之间,对血糖升高的影响中等,GL<10时,影响比较小。

  建议糖尿病患者多了解日常饮食的食物升糖指数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以便在食物选择上,做出正确的判断。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