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不一定都肌肤白皙,但肌肤白皙一定会让你的美更加出彩。所谓“一白遮百丑”,就很好地诠释了,白对美的重要性。
秋季美白护肤,除了要注意补水保湿外,防晒也尤为重要。那么,面对秋高气爽,紫外线并不比夏天弱的时节,防晒产品该如何选择呢?
指导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 杜志刚医生
一、美白为啥要注意防晒? 防晒到底是要防什么?
除去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人)因素和自身皮肤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外,人们最应该关心的还是紫外线的过度照射,也就是注意防晒,尤其是气温不算高,紫外线格外强烈的秋季。
紫外线对皮肤的负作用
晒太阳是性价比极高的养生方法之一。晒太阳,不仅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还具有杀灭细菌、病毒,提高免疫力,改善肌肤健康的功效。
然而,这个前提是适量。
过度的晒太阳,让皮肤暴露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容易产生以下肌肤问题:
1. 短时间的暴晒,会加速色素合成,导致皮肤暗沉变黑,甚至出现皮肤干燥、发炎、灼伤等症状;
2. 长期过量的紫外线照射,还会损伤真皮层的胶原蛋白,使得皮肤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皮肤出现诸多问题,如皮肤松弛、皮肤亮感差、皱纹增多等。有异常情形时,可能诱发色素性皮肤癌。
防晒到底是防什么? 这2种紫外线危害大
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相当大,是形成黑色素的元凶,过多的阳光照射,可能形成细胞病变,甚至导致皮肤癌,这是健康的杀手。紫外线是生成黑色素的罪魁祸首,是美白的大敌。皮肤防晒,主要防的是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
A. 长波紫外线(UVA)-室内紫外线
UVA区,它是令皮肤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可穿透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并导致脂质和胶原蛋白受损,引起皮肤的光老化甚至皮肤癌。
UVA会折射进室内,又称为“室内紫外线”,其能深入真皮层,会对胶原、弹力纤维甚至纤维母细胞进行破坏,所以UVA不但是会激发色素合成而使肤色“变黑”,更是造成皮肤“老化”及细纹产生的主要祸首。
B.中波紫外线(UVB)-户外紫外线
UVB,它可到达真皮层,使皮肤被晒伤,引起皮肤脱皮、红斑、晒黑等现象,但它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
UVB又称“户外紫外线”,只要适当的遮掩即可隔离,它是引起皮肤泛红、发炎及晒伤的主要原因。
二、如何挑选防晒产品? 两个指标要看清
SPF值是每一瓶防晒霜都会标注的主要内容。防晒指数是指在涂有防晒剂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所需能量与未加任何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红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简单说来,它就是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
SPF指标→UVB(户外紫外线)
SPF是防晒系数(SUN proteation Factor)的英文缩写,表明防晒用品所能发挥的防晒效能的高低。它是根据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来确定的。
皮肤在日晒后发红,医学上称为“红斑症”,这是皮肤对日晒作出的最轻微的反应。最低红斑剂量,是皮肤出现红斑的最短日晒时间。使用防晒用品后,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会增长,那么该防晒用品的防晒系数SPF则为:
SPF=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后)/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前)
举例:
假设某人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有15分钟,那么使用SPF为4的防晒霜后,理论上可在阳光下逗留4倍时间(60分钟),皮肤才会呈现微红;若选用SPF为8的防晒霜,则可在太阳下逗留8倍时间(即120分钟),依此类推。
对于黄种人来说,它是这样被计算出来的:一般黄种人的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15分钟而不被灼伤,那么使用SPF15的防紫外线用品,便有约225分钟(3.75小时)的防晒时间。客观上讲,防晒指数的高低反映出防晒产品紫外线防护能力的大小。SPF指数越高,所给予的保护越大,但SPF值的增长与屏挡紫外线的能力并不成正比。
注意:SPF虽然是防晒的重要指标,但并不表示SPF值越高,保护力就越强。
例如SPF15有93%的保护能力,而SPF34却只有97%的保护能力,但是,SPF值越大,其通透性越差,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分泌与呼吸。
一般来说,最低等防晒品的防晒指数为SPF2-6,中等防晒品为SPF6-8,高等防晒品为SPF8-12,SPF值在12-20范围内的产品为高强防晒产品,SPF值在20-30之间的产品为超高强防晒品。但是在国外由于喜欢在日光下曝晒的人很多,所以设计的防晒产品指数相对要高,有的甚至达到SPF80。
根据皮肤医学专家的研究,以东方人的肤质来说,日常防护可选用SPF10-SPF15的防晒品;如果从事游泳、打球等户外休闲活动,SPF20-SPF30就足以抵抗紫外线的伤害,而不会给肌肤造成负担。
PA指标→UVA(户内紫外线)
PA是英文ProtectionUVA的缩写,是表示防止UVA伤害到何种程度的指标,目前市场上防晒产品采用的标准可分为:PA+(有效) 、PA++(相当有效) 、 PA+++(非常有效)三种,没有标示PA的产品,可能不具有防UVA的功能。
由于SPF是针对UVB紫外线的,而它对真正的阳光杀手UVA却无能为力。所以,针对UVA的防晒品会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而标有PA的产品就有这样的功能,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真皮底层,防止紫外线损害弹性纤维,造成皮肤老化。
通常情况下,PA的强度用+来表示,多一个+表示有效防护时间延长。具体为:
PA+的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4小时。
PA++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8小时。
PA+++超强防护。
SPF值与PA值的正确选择
(1)一般类型皮肤的人,SPF值以8-12 、“PA+”为宜;
(2)对光敏感的人,SPF值以12-20、“PA+”为宜;
(3)敏感性皮肤应挑选植物配方的防晒品或是含有二氧化钛的物理性防晒霜。
(4)只在上下班的路上接触阳光的上班族,SPF值在15以下,“PA+”即可,以脸部防晒为主;
(5)在野外游玩、海滨游泳时,防晒品的SPF值要在30以上,PA++或PA+++防晒品。游泳时最好选用防水的防晒护肤品。而且最好选择防晒乳液而不是防晒霜。
使用防晒产品3大注意事项
1. 建议在购买防晒霜前做一次准确的皮肤测试。油性肌肤应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性防晒用品;干性肌肤应选择霜状的防晒用品;中性皮肤一般无严格规定,用乳液状的防晒霜则适合各种皮肤使用。
此外,购买前最好先在自己的手腕内侧试用一下。10分钟内如果出现皮肤红、肿、痛、痒现象,则说明自己对这种产品有过敏反应,可以试用比此防晒指数低一个倍数的产品。如果还有反应,则最好放弃该品牌的防晒霜。
2. 计算一下SPF值。一般说来,SPF指数越高,所给予的保护越大。一般环境下,普通肤色的人以SPF8-12为宜;皮肤白皙者建议选用SPF30的防晒霜;对光过敏的人,SPF值选择在12至20间为宜。
3. 出门前半个小时,将防晒乳液均匀涂沫在皮肤的各部位,用量不宜太少,别忘了嘴唇、眼睛、鼻子、耳朵。一般来说,只要你的脸蛋不是太大,包含脸部及颈部,大约每次要搽上牙膏管挤出约3公分左右的量最为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