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从医理上也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站着的时候,腰部的受力小于坐着,前者承受的是100%的压力,而坐着时是150%,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的人多,和工作生活中久坐有直接关系,一来久坐使肌肉锻炼的机会减少,二来久坐腰部压力增加,特别是后者,除非你采取“坐如钟”的古人推荐方式,让腰部的肌肉,分担腰椎的压力。
“坐如钟”不光坐姿体面,看上去人有精神,而且也利于健康。因为“坐如钟”的时候,腰板是挺直的,腰部的肌肉没有彻底放松,是拿着劲儿的,过去练武的人会习惯这样,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带着一种“范儿”。之所以能如此,因为他们经常运动,肌肉的张力好,可以经得起如此支撑,他们也因此不会出现各种椎间盘突出的问题,因为肌肉替脊柱代劳了。
但一般人,多会本能地采取最解乏的姿势,比如偎在沙发里或者斜靠在床上,前一段大家调侃的“葛优躺”“北京瘫”就是典型,之所以这两个不好看的姿势感觉很舒服,是因为这个时候的肌肉是放松的,肌肉放松才会产生舒适感。但腰椎在此时是单独持重的,只不过它持重的时候没有什么不良感觉罢了,但就在这种无感甚至好感中,腰椎的受力在增加,椎间盘是位于两个椎体间的结构,久而久之的压迫,会使椎间盘慢慢地被压得突出来,突出来的椎间盘压迫神经,就造成了坐骨神经疼,下肢麻木,甚至运动不便还会导致大小便失禁等问题,严重的则需要急诊手术来“拯救”被压迫的神经,这也是久坐的害处之一。
正常情况下,人的颈椎是向前凸的,为的是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对大脑的震荡。但如果长期坐姿不良,特别是久坐,人的头往往是低着的,比如伏案处理文件或者是看书,包括摘菜洗衣服这样的家务,低头的机会总是比抬头多,再加上着凉,比如正好对着空调,或者冬天的时候衣服领子低,脖子是暴露的,或者腰部的衣服没有扎进裤子里,受寒了,总之是疲劳加上寒冷,都容易引起颈肩腰部的肌肉痉挛,把脊柱的生理曲度生生地拉直了。所以说,颈椎病腰椎病,是人类因为进化而付出的代价,除了直立这个姿势之外,越来越舒适的生活配置,比如沙发、“贵妃榻”等,也剥夺着颈部腰部肌肉持重的机会,脊柱就成了受害者。相比来说,中国传统的硬木家具,那种看上去不解乏的硬椅子,反倒不会导致椎间盘突出的问题。
因此,最好的预防方式就是对姿势的调整,至少不要久坐,而且椅子不要太软太深,坐下时臀部最好能把椅子坐满,让腰背部完全紧贴着椅背。或者是找一个舒适的靠垫,最好能和腰椎完全贴合,材质稍微硬一点,有一定的支撑强度,让腰部紧贴靠垫,不能“只垫不靠”,这样也可以分担一部分对脊柱的压力。
如果你的工作是用电脑,或者要处理案头上的事物,经常不得不“弯腰驼背”,那就索性把椅子靠近桌子。否则,如果坐着的时候身体还前倾,脊柱的伤害更大,因为此时它要经受250%的压力,会加重脊柱的劳损,椎间盘的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