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辛增酸: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3、睡眠调节:秋天,天高风劲,使肺气收敛,因此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睡眠时头向西卧为好。深秋时节气候较寒冷,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大睡,要养成勤开窗通风,夜间露头而睡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疾患。
4、秋季精神调养:秋季,五脏中肺属金、七情中“忧”也属金,四季中秋也属金,所以秋天容易使人产生悲伤的情感,耗伤肺气,这叫“悲则气消”。因此,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这样才会减轻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才能适应秋天的特征。如何才能保持心境清静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清心寡欲”。私心太重、嗜欲不止会破坏神气的清静。在现实生活中,则要求人们把精力多用在工作上,而不要“争名在朝,争利于市”,多做好事,多做奉献。
5、运动禁忌:秋日清晨气温低,锻炼时不可穿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人体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降低,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锻炼时,衣服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待身体发热后,再脱下多余的衣服。锻炼后不要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6、衣莫顿增,不妨秋冻:中医学认为,初秋衣被过厚,会造成机体生热出汗,致使阳气外泄、阴津耗伤,违反了“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适当的“秋冻”能锻炼机体的抗寒能力,提高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起到了预防疾病、自我保健的作用。但要注意,“秋冻”时衣被的多少应根据气候、气温的变化、个人身体的具体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来决定。防止过犹不及,要力争做到既要有“秋冻’的效果,又要保持健康,做好适当及时的防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