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在颈椎病的发生过程中,长时间低头工作是致病原因,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颈椎病发病率不断提高,患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
中医怎么看待颈椎病?
1.中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散见于痹证,痿证,项强,眩晕等方面论述。
痹者,闭也。是阻塞不通的意思。痹证是指外邪侵袭,痹阻络脉,而致周身肌肉关节疼痛,肿大,沉重一类的疾患。书中《内经》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又有从筋,骨,脉,肌,皮分为五痹者。这全是从邪气的性质或中人的部位浅深不同而定的。
颈椎病根据中医骨伤科分类----1.神经根型颈椎病2.脊髓型颈椎病3.椎动脉型颈椎病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5.混合型
其发病原因,风寒湿夹杂,邪气趁虚而入,局部经络痹阻不通,不通则痛。或后天肝肾不足,营卫不和,关节筋肉失养,气血不畅,不荣则痛。
颜德馨认为“中焦气虚,痰浊内停,清阳不升。”是发病根本。《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类证治裁》曰:"诸痹……良由营卫先虚……风寒湿乘虚内侵。正气为邪阻……久而成痹。"
李家庚认为”盖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流注,经脉充注,环周不休,自无一息之停。设或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之气,气机偶愆,机能失调,导致气血不和,经脉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