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由小孩成长为大人之后,身上的骨骼大小就不会再改变。但是,大人的骨骼还是会不断地参与新陈代谢,制造出新的骨骼,旧的也会毁坏。
到了40岁以后,新旧骨骼的形成与破坏之间的平衡,开始慢慢失衡。根据骨量(骨头当中矿物质的量,主要是以钙质为主体,钙质的量就是关键。)的调查,无论男女,到25岁左右都会继续增加,25岁以后,就逐渐减少。
特别是女性停经后,因为维持骨量的荷尔蒙分泌量(雌激素)减少,大约在停经之后10年间,骨量会减少15%。
骨量减少,也就是骨骼中的钙减少,骨骼开始变得松脆。导致容易骨折,此即所谓的骨质疏松症。根据调查,65岁以上的女性,可能每3人当中,就有一人有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对策,就是确实摄取含有钙质、维生素D、异黄酮的大豆食品。问题是,我们的身体吸收钙质比较不容易,也就是说,无法完全吸收所吃到的钙质。
解决此问题的重点在于,摄取钙质时,应该同时摄取维生素D。钙质含量很多又容易吸收的食物,就是牛奶、乳酪等乳制品。还有连骨头一起吃的小鱼、小鱼干,则同时拥有钙质与维生素D,把柴鱼片洒在豆腐上吃,也有一样的效果。再者,早餐最好喝一瓶牛乳,因为一瓶200毫升的牛乳中,可以摄取到220毫克的钙质。
大豆里含有丰富的异黄酮,成分构造类似女性荷尔蒙,也就是雌激素,对骨骼的功用与女性荷尔蒙效果相同。停经以后的女性,因为自己分泌的雌激素量会不断减少,有必要从大豆摄取异黄酮,以便预防骨量减低。
其次,为了让摄取到的钙质,在身体内稳定保留,运动是必要的条件。例如健走等运动,可以刺激骨骼,让骨骼更有效率地摄取钙质。
也就是说,如果只用营养补充钙质,骨骼是不会强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