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物组成上看,这个方子几乎和生活中的“枣馒头”类似,不外乎大枣小麦等食物。但是来自南开大学的研究却显示,“甘麦大枣汤”与经典抗抑郁药“马普替林”,存在行为数据的相似,由此推测它们通过共同的神经信号通路发挥疗效,而“马普替林”是西医经常开给抑郁者的抗抑郁药。
“甘麦大枣汤”的组成是甘草9克,淮小麦15-30克,大枣5-6枚。像煎中药一样煎煮后即可服用。虽然组方简单甚至家常,但是却一直被用来治疗“妇人脏燥”,后者是中医的医学术语,用《金匮要略》的原话是:“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这些情绪变动,喜怒无常,而造成的原因,中医归结为是“脏燥”,由脾虚导致的阴血不足,就是引起“脏燥”的原因,所以用了能补脾生血的甘麦大枣,也就是说,喜欢无端哭泣的人,是身体的虚弱使然。中医早就知道情绪和身体的关系,而且将情绪中偏于亢奋的多归于实,偏于抑制的,包括抑郁想哭等,都归于虚。
其中的小麦,是“淮小麦”,之所以特殊提出,因为还有一种“浮小麦”,也是入药的,两种小麦都可以在药店买到,但作用却有区别。
“淮小麦”指的是江淮地区出产的颗粒饱满的小麦,“浮小麦”则是产于北方,干瘪的、放入水里能漂浮起来的麦子。“淮小麦”的作用是养心宁神,更适合治疗这种无缘由的抑郁、想哭;“浮小麦”的作用是敛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效果完全不同,如果你除了有抑郁想哭的情形,还虚汗严重,可以再加上“浮小麦”15克。
甘草小麦大枣这三个药,看似普通得近乎食物,但它们有个共性,都是入脾经的甘味药,在中医对抑郁的治疗中,甘味药的使用频率最多。
因为甘味药物以补益者居多,它们是通过补益虚损的气血来纠正抑郁,换句话说,这些适合用“枣馒头”治疗的抑郁者,身体上也是个弱者,虽然虚损程度不如恶性肿瘤那样,但却有了相当长的时日,伴随这种慢性虚损的就是慢性的长期的抑郁,因此,治疗上非和缓地改善虚损不能使他们开心,这也是这个有了近两千年历史的古方至今仍旧用于临床,而且屡试不爽的原因。
这三个药未必真的用来蒸“枣馒头”,可以放在一起用开水冲泡,就像平时泡茶一样,不断地续水饮用,除了能改善情绪低落,本身也是对脾气的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