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手足口病多发于儿童,该怎样预防?
摘要:由于幼儿园孩子较为集中,相对来说,也是应该进行重点预防的场所。
又是一年上学季,孩子们要开始新的校园生活了,加入学校这个大团体中,认识新的朋友,一起嬉闹,一起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疾病就需要特别的注意,比如说,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一般5岁以下的儿童比较容易患手足口病,3岁以下的儿童需要格外注意。目前手足口病分两个类型: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
1型(EV71),前者轻,后者重。由于幼儿园孩子较为集中,相对来说,也是应该进行重点预防的场所,也就需要格外注意。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和肛周有皮疹,口腔黏膜出现
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病例病情发展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导致死亡。
成年人的感染率较低,但也会患上手足口病,家里的宝贝如果患上手足口病,家长就需要自己也进行防护,以免传染。成年人手足口病的症状和儿童感染的症状相似,但出现严重情况的极少见,主要表现为皮肤疱疹(这种皮肤疱疹,和
蚊子叮咬、平时口腔溃疡、水痘都不一样。)及低热。
总体来讲,手足口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孩子有没有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肢体抖动增加、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现象。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的关键在于注意卫生。
勤洗手,认真洗手
手足口病可以通过接触和消化道传播,手的触摸可以说是直接的媒介,将这些细菌病毒带到别的地方。儿童如果触摸有该病毒的物品后舔手,就可能因此患病,所以一定要勤洗手。
这对成年人来说,并非难事,但对儿童实施起来,就有些困难了,所以家长要努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如果没有接触到传染源,可以用肥皂或清水洗手,把手洗干净就可以;如果有直接接触到患者的分泌物、含病毒的液体,可以用消毒液洗手。
室内多通风
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拥堵聚集的公众场所,尤其是宝贝免疫较为低下,体质较弱时。家里的垃圾杂物也应及时清理,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清新,不要让儿童长时间在密闭的空间里玩耍。
对衣物进行暴晒消毒
勤换、勤洗衣服、盖的被子,定期用消毒液清洗孩子的玩具、日常用品、尿布,晾在阳光下进行暴晒杀菌。餐具进行煮沸消毒。
多喝水多休息
每天多喝水补充水分,防止病毒入侵,帮助排毒。此外,家长让孩子多休息也可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