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保健 > 家庭保健 > 所谓失眠,才不是“睡不着觉”那么简单呢

所谓失眠,才不是“睡不着觉”那么简单呢

2017-09-08 来源:春雨健康科普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失眠的日间症状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容易发怒、躯体不适和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可以影响工作和社交职能。目前认为,那些只报告有夜间失眠症状而缺乏日间功能损害的情况没有临床意义。

  “睡不着”并不都算失眠

  首先,每个人的睡眠时间需求量差异很大。

  虽然多数人每天需要睡眠7-8小时,但有极少数健康人(约1%)每天睡5小时也感受良好。因此,睡眠时间长度标准很难统一。比如老年人,睡眠时间会随年龄增加而变化,60岁以上的老人约为6.5小时。因此,并非睡眠时间减少就意味着失眠,也大可不必因为自己睡的时间比别人少而感到焦虑

  其次,失眠虽发生在夜间,但影响功能主要表现在日间。

  失眠的日间症状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容易发怒、躯体不适和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可以影响工作和社交职能。目前认为,那些只报告有夜间失眠症状而缺乏日间功能损害的情况没有临床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晚上睡不着觉,但白天仍然精力充沛,和平时并无两样,那大多算不上失眠。

  哪些“失眠”我们不用太担心

  引起或促发失眠的原因众多,需要视情况判定,常见的有:

  社会心理因素:生活工作中的各种不愉快造成个体焦虑紧张时往往会表现为失眠;

  环境因素:环境嘈杂、过冷过热、不适光照或睡眠环境改变等会引起失眠;

  生理因素:睡前饥饿或过饱、性兴奋状态下易失眠;

  药物与食物因素:饮用酒精、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或者服用兴奋性药物等;

  睡眠节律变化:白天黑夜频繁轮班、跨时区旅行等;

  生活行为因素:日间休息多、抽烟、睡前运动过多也会对失眠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是以上因素诱发失眠的话,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因为若妥善处理这些情况后失眠也随之消失,则不能独立诊断为失眠。

  哪些失眠我们必须看医生?

  门诊医生最常见的失眠类型是慢性失眠障碍,是指频繁而持续的睡眠起始和维持困难(儿童及青少年入睡潜伏期和入睡后觉醒时间>20分钟,中老年人>30分钟有临床意义),导致个体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存在白天觉醒期的功能受损。

  如果频度和持续时间不满足慢性失眠障碍诊断,但有显著日间功能受损和临床关注需求的失眠,被称为短期失眠障碍,通常与应激、冲突等相关,此类型在去除诱因后仍有部分会转入慢性失眠。因此早期诊断、行为干预及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