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症状就治疗,没症状就停药
许多家长认为哮喘的症状缓解就可以停用药物,就像治疗宝宝的感冒一样,其实是非常不正确的。
首先家长要对哮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哮喘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治疗需要一个长期控制的过程,就像治疗高血压一样,不是血压高就用药不高就不用。
有一些宝宝在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医生会给宝宝逐渐减少用药剂量甚至停药,但是停药的前提是,医生对宝宝的病情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评估之后决定,而不是家长随意给宝宝停药。
2、没有严格遵从医嘱进行治疗
医生对宝宝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后制定哮喘的给药方案,每次的用药剂量和每天用药的频次都是基于循证研究的。
但是有的家长没有按照方案给孩子用药,有一部分家长觉得每天用药太麻烦,于是就今天用,明天停,依从性很差;有一部分家长存有侥幸心理,觉得孩子大一些就好了;还有一部分家长担心激素的副作用,药拿回家后并没有给宝宝使用。这些观念和行为不仅不负责任,而且对宝宝的健康危害是很大的。
哮喘如果控制不佳,反复发作可以引起气道重塑,导致肺功能不可逆转。激素的吸入疗法是国际上哮喘的一线治疗方法,有的家长担心长期吸入激素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中断治疗,事实上与严重哮喘带来的风险相比,激素对身高影响的作用较小。
3、宝宝的吸入技术掌握的不好
哮喘的治疗药物很多都是特殊的装置,这些特殊的装置的使用方法每一步都需要正确掌握才能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所以拿到特殊剂型的药物后一定要保证孩子学会操作。
儿童医院的药物咨询中心每天都会接待很多使用特殊装置的孩子,我们在指导用药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在学习方面是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的,所以对于掌握的不熟练的宝宝,还需要家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监督。
但也有一些脾气不太好的家长,在宝宝学习使用进行不顺利时,就表现的非常不耐烦,甚至还出现打骂的情况,这种情况是要严格杜绝的,首先装置的操作确实需要多次训练,其次对于宝宝家长应该多加鼓励而不是责罚,这样只会起到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