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用药是否中药一定比西药安全?
很多人认为中药源于动、植物,孕妇服用更安全,其实不尽然。一方面,一些中药本身对胎儿有危害,如红花可导致流产,雄黄会造成胎儿畸形,所以这些中药孕妇是禁止使用的。另一方面,有些中成药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不明确,对胎儿的危害未知。而妊娠安全性分级安全级别高的药物,如分级为A类的维生素类药物、分级为B类的大多数头孢类抗菌药物等,经临床使用多年证实对胎儿相对安全。所以不能简单认为孕期服用中药比西药安全,而应具体药物具体对待。
对乙酰氨基酚孕期使用是否安全?
美国FDA把对退烧药乙酰氨基酚的妊娠分级定为B类,B类药物指动物生殖学研究没有发现对胎儿存在风险,但是无人类怀孕妇女的对照研究;或者动物生殖研究显示有不良影响,但是在人类妇女早孕期的对照研究中没有得到证实。妊娠分级为B类的药物目前在临床认为是一种相对比较安全的用药,在孕期治疗性用药时常是首选的,所以本例患者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是安全的。
该患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是否比感冒清热冲剂更有利?
感冒清热冲剂是一种中成药制剂,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作用,临床多用于由于风寒感冒引起的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头痛低热等症,它的退热作用比较温和。本例患者孕11周,处于孕早期,体温较高为38.9℃。有研究表明,孕早期高热会使得胎儿发生脊柱裂、胎儿神经管缺陷等的风险增高。所以本例患者宜选用退热作用快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后0.5-2小时可以在体内达到血浓度峰值而发挥降温作用,作用可持续3-4小时。所以本例患者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更有优势。
孕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因目前上市的很多感冒药物中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如康泰克、泰诺、白加黑等,对乙酰氨基酚不宜与此类药物合用;对于持续的发热,可以间隔4-6小时给药一次,但24小时内使用次数不得超过4次,且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