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其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糖尿病主要分为I型、II型、妊娠型或其他特殊型糖尿病,其中90%患者为II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值见对照表:
说明:空腹正常血糖值为3.9~6.1mmol/L,高于7.0mmol/L诊断为糖尿病,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值为3.9~7.8mmol/L,高于11.1mmol/L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如何治疗糖尿病?
对许多人来说,通过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疾病监测、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方面综合治疗,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
1、饮食控制
主要控制总热卡,要求进食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高纤维膳食,严格控制甜食,多吃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青菜等,少吃多餐,主食限量。
2、运动治疗
每天进行30分钟运动或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可有效控制血糖,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运动时注意:根据病人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及运动量;运动应安排在餐后一小时进行;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饥饿、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时食用;身体状况不良时应暂停运动。
3、药物治疗
常用口服降糖药主要有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如格列美脲早餐前或第一次主餐前即刻给药;格列齐特餐前半小时;格列吡嗪餐前半小时;瑞格列奈主餐前30分钟内服,多在餐前15分钟,二甲双胍进餐时服用,如有胃部不适可以改为饭后服药;阿卡波糖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服药与进食无关,空腹或餐后服药均可。对于口服降糖药不能很好控制血糖的患者,可以注射胰岛素。用药期间警惕低血糖发生,病人不能自行随意增减剂量,停药,更换药品,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医生。
4、疾病监测
血糖每月至少监测一次,至少包括餐后2h血糖,每2个月测定1次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尿常规、血压初诊必查,每3个月至少监测1次,血脂每年至少测定1次,异常者每3个月测定1次。肝功、肾功、心电图、眼底检查根据病情监测,最终达到平稳控制血糖,争取每个人都不做“小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