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怎样治疗咳嗽是年轻父母们最头痛的问题。儿童咳嗽看似平常,但非小事,用药安全应摆在第一位。对于治疗儿童有痰咳嗽,家长应牢记“安全祛痰优先”的原则,应尽量使用成分单一的祛痰止咳药,少用复方止咳药物,以免多余成分伤害孩子身体。
一、治疗原则:祛痰重于镇咳
大部分儿童咳嗽是由呼吸道的分泌物——“痰”增加导致的。
呼吸道的痰液中有很多蛋白质的成分,如果没有排出,进入呼吸道的细菌就会在痰液里快速繁殖导致继发感染。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通过咳嗽动作以排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如黏痰、细菌体、纤维),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
儿童咳嗽咯痰时,应以祛痰优先。
二、选药原则:成分越单一越安全
很多家长在孩子咳嗽时,喜欢自作主张选用止咳祛痰类中成药进行治疗。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完全正确的。一是因为,中成药也会有副作用,只不过多数没有在药品说明书里标注而已。二是因为,很多中成药含有西药成分,甚至含有麻醉药品成分,盲目使用,用药风险非常大。
止咳祛痰药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成分越单一越安全。
三、常用的止咳祛痰类口服液
1、12岁以下儿童禁用含可待因的止咳祛痰药
注释1:12岁以下儿童禁用含可待因的药品。可待因长期使用可引起依赖性,超大剂量可导致死亡;
注释2:罂粟壳中含吗啡类成分!
注释3:复方甘草口服液(片)中的“复方樟脑酊”含有阿片酊(吗啡),不建议儿童使用。
2、2岁应禁用含异丙嗪的止咳祛痰药
注释1:异丙嗪可致2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故2岁以下儿童禁用(FDA:异丙嗪说明书)
注释2:异丙嗪的抗组胺作用较持久,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可引起困倦、思睡、口干,偶有胃肠道刺激症状,高剂量时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等。
3、汗出、体虚儿童忌用含麻黄的止咳祛痰药
注释1:麻黄有发汗解表作用,汗出、体虚儿童忌用。
注释2:麻黄有升高血压作用,也可引起心律失常,有心脏病的儿童禁用。
4、鲜竹沥与复方鲜竹沥液的比较
注释1:鲜竹沥和复方鲜竹沥液适用于风热咳嗽(痰稠色黄,咯痰不爽)。
注释2:复方鲜竹沥液的镇咳、祛痰和抗炎(鱼腥草)作用强于鲜竹沥,但同时不良反应风险也大于鲜竹沥。
注释3:复方鲜竹沥液中含半夏:味辛,性温,有毒(肝毒性和肾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