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是最需要营养成长的人群,但是父母们都知道,宝宝们对饮食、环境、气候等因素比较敏感,而且一不小心没照顾好就拉肚子,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为什么宝宝容易拉肚子呢?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们该如何对症处理及防范呢?这些问题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要知道。
一、腹泻的定义与分类
腹泻(俗称拉肚子,中医称之为泄泻)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如稀水样、糊状或黏液脓血便等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常伴有腹痛、排便急迫感、失禁甚至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在我国,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其中5岁以下儿童的年发病率2.50~3.38次/人,而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目前婴幼儿腹泻病的发病因素多而复杂,多持续数天,无特异性治疗方案,容易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
根据病因分类可将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婴幼儿感染性腹泻通常由胃肠道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如霍乱、痢疾及肠炎;而由如饮食、气候、过敏等与感染无关的因素引起的腹泻则非感染性腹泻。
二、腹泻的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具有不同临床表现过程。通常表现出胃肠道症状,伴腹胀腹痛腹泻,粪便频繁,呈黄绿色或带粘液或蛋花汤样,严重时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脱水等症状。其中脱水的表现与程度评估如下表所示:
表1:脱水程度评估
注:a捏起皮肤回复≥2秒。
三、治疗原则
婴幼儿腹泻总的治疗原则主要为: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预防脱水
无脱水征和轻度脱水的腹泻患儿可在家庭治疗,从患儿腹泻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如口服补液盐(ORS)以预防脱水。①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②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口服补液盐(ORS)或其它干净的饮用水;③人工喂养儿选择ORS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干净的饮用水。
纠正脱水
轻至中度脱水:口服ORS,4h内服完。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如过临近4h,患儿仍有脱水表现,要调整补液方案。
重度脱水:静脉补液或饲管补液(须在医院进行)。对于腹泻剧烈、不能正常饮食、频繁呕吐、发热、粪便带血、或明显脱水征的患儿须及时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