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咨询诊疗 > 内科 > 反流性食管炎,原来中医治疗这么简单

反流性食管炎,原来中医治疗这么简单

2017-08-23 来源:消化科李志红大夫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反流性食管炎隶属于中医“吐酸”“胃脘痛”“噎膈”等范畴,其病位在胃、食管等,与肝、胆、脾关系密切。主因饮食、禀赋及情志不调而诱发本病。

  又到了每周和大家见面的时候了,通过前几期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讲解,反响很好,大家有所收获,这也是我所希望看到的。许多热心观众纷纷留言,想更进一步了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及治法方药。结合多年来对本病的临床观察与对比研究,我将详细谈谈这些内容。

  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反流性食管炎隶属于中医“吐酸”“胃脘痛”“噎膈”等范畴,其病位在胃、食管等,与肝、胆、脾关系密切。主因饮食、禀赋及情志不调而诱发本病。

  饮食:

  ①嗜烟好酒:以中年人居多,烟酒之品入中焦脾胃易化热生湿,湿热交蒸,灼伤胃经。

  ②贪食寒凉:脾者喜燥恶湿,寒凉之品误入中焦,伤及阳气,脾阳亏虚无以运化水湿,致湿浊内生,加重脾虚。

  禀赋:

  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养,可见脾肾两虚之证。

  情志:

  ①性情急躁:肝属木,主条达,其气向外而疏泄,急躁易怒可致肝气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例如暴怒可致气血上冲于头目而致中风)。

  ②情志不遂:焦虑、抑郁等情绪易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热——木郁乘土。

  上述病因,均可致脾虚失运,

  日久脾气下陷,胃失和降,发为本病。

  二、我的治疗思路

  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胃食管反流病有两大病理基础:酸反流和胃动力异常。根据反流物性质的不同,我们大致分为三型:酸反流、碱反流和混合型反流。

  故治法上,以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思路,通过促进胃动力和抑酸,以和降胃气,调整脏腑功能。这一点和西医治法略有相似之处。但中医治病求本,故重在调整气机升降,调和气血阴阳。

  三、症状分类与日常调护

  本病基本病机可概括为胃气上逆,临床上又有寒、热、虚、实之分,肝、胆、脾、胃之别,如下表所示。

  结合不同证型,我将为大家提供

  不同的治疗及调理方法。

  脾气虚弱型

  舌象:

  表现:胃中灼热,反酸,烧心,早饱,腹胀,便溏,面色晄白,平常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

  小药箱: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

  日常调护:此型以老年人多见,临床常见病如食管裂孔疝、顽固性反流等,病情迁延不愈,多反复。故饮食上忌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对于长期摄食不足所致者,应适当增加饮食,改善营养状况。

  脾胃虚寒型

  舌象及胃镜:

  表现:面色晄白,胃中灼热,反酸烧心,脘腹畏寒,遇凉则泻,平素怕冷,甚则手足不温,夏恶空调,舌淡胖。

  治法:健脾和胃,温中补虚。

  小药箱:参苓白术散;理中丸。

  日常调护:此型以老年人多见,故饮食上忌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保暖,冬季避寒就温,春季培补阳气;平时可用黄芪、仙灵脾、人参等作带茶饮,以温补脾胃。

  肝胃阴虚型

  舌象:

  表现:反酸烧心时作,口干,饥而不欲食,舌体瘦小,暗红,少苔或无苔。(人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降低)

  治法:滋肝益胃,补气养阴。

  小药箱:养胃舒

  日常调护:1.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等温燥伤阴的食物。

  2.检查胃镜看有没有胃体萎缩的问题,抽血查一下人胃蛋白酶原,PGI、PGI/PGII减少,胃壁细胞抗体阳性,胃泌素等。

  3.可以吃一点酸甘养阴的药食同源中药:芍药、甘草、乌梅、酸枣仁、太子参、麦冬、玉竹、石斛、五味子。

  肝胃郁热型——酸反流

  舌象及胃镜:

  表现:胃部灼热,反酸嗳气频作,甚则胸骨后疼痛,口中异味,平素怕热,性情急躁易怒,口渴饮凉,大便偏干,舌质黯红。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和胃。

  小药箱:左金丸

  日常调护:1.此型以中年人多见,多因吸烟嗜酒致中焦湿热内盛,肝胆失疏,郁久化火,横逆犯胃,肝胆之热挟胃气上逆所致。

  2.应少吃甜食、玉米面、高蛋白饮食、韭菜,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煎炸食品。

  3.小药房:可用川贝母6g、钩藤10g、泽泻15g、海螵蛸15g、炒栀子10g、刀豆子20g等水煎服。

  4.饮酒过多,湿热内盛,而见呕吐痰逆、心烦、胸脘痞闷、食少倦怠者,可用葛花20g,枳椇子20g作代茶饮或水煎,可解酒醒脾,清热除烦。

  胆胃郁热型——常见于胆汁反流

  舌象及胃镜:

  表现:胃部灼热,偶有反酸,口苦,胃脘灼热,恶心,呕苦,不明原因的呕恶,性情急躁,心烦失眠,大便偏干,舌质黯红。

  治法:清胆和胃

  小药箱:六味能消胶囊;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日常调护:1.少吃油腻煎炸食品。

  2.注意调畅情志,避免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此类人群多对自己身体的感受特别敏感,总是怀疑身体出问题。故而症状经常反复。

  气郁痰阻、痰火上扰型

  舌象:

  表现:咽部异物感,反酸至咽,心烦失眠,舌红苔浊腻,脉滑。

  治法:祛痰降火,理气和胃。

  小药箱:丹栀逍遥散

  日常调护:1.此型以女性多见,多因情志不舒致肝郁气滞,肺胃气失于肃降,津液失于下行,故聚而成痰,贮于肺内;心肺同居上焦,日久痰郁而化火,痰火扰心故见本证。

  2.故日常应调畅情志,适当转移注意力,集中精力去做有利于自己身心的事情,譬如运动、静坐或阅读书籍等。

  3.咽部异物感多因反流物刺激咽部所致,故临床上仍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为主。

  积滞化热型

  舌象:

  表现:胃中灼热,反酸烧心,嗳腐吞酸,口中异味,大便不调,气味臭秽,舌苔根部厚黄腻,脉滑数。

  治法:消食和胃,清热化湿。

  小药箱: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六味能消丸。

  日常调护:1.本型可因节后摄入过多、暴饮暴食、嗜食肥甘厚味等致食积内停,日久化热,;故应节制饮食,尽量做到每顿只吃“七分饱”,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三餐定时定量;同时适度运动,控制体重。

  2.因节日期间聚餐较多,大大增加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可通过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监测幽门螺杆菌。

  肝胃不和型

  舌象:

  表现:胃脘不适,以胀为主,嗳气频作,伴泛酸、烧心,且每因情志刺激诱发或加重,胁肋不适,甚则攻撑作痛,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

  小药箱:气滞胃痛颗粒;逍遥散。

  日常调护:1.调达情志,缓解压力,多交流,多表达,家庭多支持。

  2.可用玫瑰花、菊花、薄荷等水煎或代茶饮,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

  瘀血阻络(瘀毒内结)

  舌象:

  表现:反酸烧心,甚则胸骨后疼痛且夜晚发病或加重,病程日久,反复不愈,胃镜示糜烂,可见陈旧血痂,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紫黯,甚则有瘀斑,脉涩不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和胃。

  小药箱:血府逐瘀软胶囊

  日常调护:此型多因久病入络所致,因瘀血属阴,夜为阴,人卧则血归于肝,瘀血内阻,影响肝之疏泄,日久可致肝郁克土,夜间疼痛加重;故平素可服三七面、珍珠粉、丹参等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