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问:
我是一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现在用格列卫治疗,病情并没有见到明显好转,请问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格列卫治疗没有效果怎么办?这病还能治吗?
血液病专家回答:
您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多方面因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应用伊马替尼(格列卫)的过程中,有的患者会出现耐药现象,比如患者半年到一年以上,BCR-ABL融合基因仍然能够检测到,或者在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之后,BCR-ABL融合基因刚开始是阴性,但是后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融合基因转为阳性,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考虑伊马替尼耐药,会考虑更换新的药物。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最常用的新药物就是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中达沙替尼应用较多,我们可以考虑给患者应用达沙替尼。在达沙替尼应用过程中,也要必须三个月左右检测一次BCR-ABL融合基因,但是达沙替尼相比较伊马替尼来说,应用时间较短,所以现在研究达沙替尼相关副作用的方面不如伊马替尼全面,对其安全性了解比较少,这也是达沙替尼的弱点。但是大部分应用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应用达沙替尼基本上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比如在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BCR-ABL融合基因能够转阴,但是再继续应用达沙替尼过程中,有部分病人还会出现BCR-ABL融合基因转为阳性,那么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应用一代、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无效之后就没有别的办法了,现在市场上还有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患者能够找到的,就是伯舒替尼和普纳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出现耐药之后,必须要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激酶区的突变,看患者哪个激酶区突变,如果患者有其他激酶区突变,对一代、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仍然有效,患者就可以继续用,如果经过检测,出现慢粒T315I基因突变,那么这个患者对一代、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效果都不好,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现在有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普纳替尼,其对于T315I基因突变是有效的,是经过实验证实的。另外除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外,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例如高三尖杉酯碱、亚砷酸,这些药物对于T315I基因突变也仍然有效,可以结合病人自身情况,更换不同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