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避免不了蹲下系鞋带或捡东西的情况。
可是猛地站起来那一瞬间,
你是否会头晕甚至眼前一黑呢?
一般人可能都以为这是贫血,可是未必哦。
这种症状在医学上指的是“直立性低血压”,又名为“体位性低血压”。
和贫血完全是两码事
体位性低血压大多数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主要表现是突然变为直立体位时血压偏低,还会站立不稳、视物模糊、头晕目眩、四肢乏力、二便失禁等的情况,严重时会晕倒,但常在几秒内恢复清醒。
也就是说,人如果久蹲或久坐的时候,腰和腿都是处于弯曲的状态,血液不能够上下流通。这时候,如果人突然站起来,全身的血液就会快速流向受压的下肢血管,导致了上半身的血液缺血,特别是头部,以致大脑暂时不能相应提供足够的血,就会出现上述的不适症状,与贫血毫无关系。
另外,脑和眼睛如果有短暂的供血不足,也会使它们的工作发生故障,因此,就会有眼前发黑、天旋地转的感觉。
而遇到这种情况,也不必过分惊慌,因为当头部供血不足,心脏就会马上把血液输送上去,所以只要稍作休息,人体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了。
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
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老年人的身上。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可达15%,75岁以上更可高达30%-50%。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系统也随之硬化,血管弹性变差,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尤其是长期高血压的老年人颈动脉的压力感受器敏感度下降,当体位突然发生变化(特别在服降压药以后),血压突然下降,脑供血不全和心肌缺血的危险性则大大增加。
因为老年人对血容量不足的耐受能力下降,任何原因导致的急性失水过多(如不停流汗或小便),不主动饮水,以及平时活动少和长期卧床的病人,突然站立后都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而一般情况下的脑部供血不足,都可以通过加强营养、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方法来进行调理和加以改善,如果经常出现蹲起头晕的现象,调理后仍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对症治疗。
温馨提示
一旦发生了体位性低血压,不要惊慌失措:
1、立即平卧,保持脑供血的灌注,避免跌倒、摔伤;
2、积极寻找病因以对因治疗;
3、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不饮酒;
4、坚持适度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