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肝炎
使用肝炎疫苗预防肝炎从而预防肝癌已成为预防肝癌极有希望的途径之一,不仅小孩生下来要注射乙肝疫苗,成年人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的、没有得过肝炎的也应注射乙肝疫苗。这样可阻断部分肝炎发展成为肝癌。
2、戒酒
酒在人体内需经肝脏这个人体最大的化工厂来解毒。在这一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对人体的毒性极大,可导致细胞的损伤、肝细胞内脂肪沉积、肝细胞炎性坏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最终可导致肝硬化,一部分肝硬化会转变为肝癌。
3、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不仅可使肝癌患者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促使癌症的复发或转移,而且可加重肝功损害,导致病情恶化;
4、定期体检
患慢性乙肝或丙肝的患者比正常人患肝癌的几率高10-30倍。如果肝炎好了,但肝炎病毒对肝脏的损害并没有消失,也就是说癌变的基础还是存在的,所以应定期检查,对35岁以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慢性肝炎、肝硬化5年以上,直系亲属三代中肝癌家族史的人每半年检测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最有效方法。
5、积极锻炼,增强免疫力
肝癌的发生亦与机体的免疫有关。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细胞可能形成癌细胞,但人体的免疫系统有清除这些细胞的能力,使人体不发生癌症。当人体免疫力减弱时,就容易发生癌变。乙型肝炎病人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情绪,这样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
6、远离致癌物,多吃防癌食物
不吃发霉的、糊了的食物,这类食物中含有的黄曲霉素等物质是致癌物。经常吃发霉的食物极容易引发肝癌。日常多吃一些预防癌症的食物。食物对于预防癌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研究人员暗示蔬菜水果食物能够有效减少多种癌症患病几率,尤其是对结肠癌。
具体的饮食方针是:平均每天食用红肉不超过4盎司,避免吃香肠和熏香肠等加工肉食,每天吃多种非淀粉类蔬菜和水果,每天至少进食5次。尽可能降低饮用糖水饮料、果汁、餐后甜点和糖果,少吃精炼面包、百吉饼(先蒸后烤的发面圈)和炸土豆片。
肝癌的症状与表现
肝脏本身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只有肝脏损害面积超过70%~80%时,才会出现明显的低血糖,表现为头晕、乏力、出虚汗等症状。
部分肝癌早期病人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症状,原因可能为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血液循环导致。一般在37.5℃~38℃左右,偶可达39℃以上,呈不规则热型,多不伴寒战,午后发热较常见,有时也可见弛张热。
少数患者可为高热,在39℃以上,一般不伴有寒战。肝癌的发热多为癌性热,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人血液循环所致。肿瘤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合并感染,亦可出现发热,与肝癌的癌性发热有时不易区别,需结合血象并观察抗菌治疗是否有效才能判定。
肝癌早期的症状不能忽视
低血糖症:肝脏本身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只有肝脏损害面积超过70%~80%时,才会出现明显的低血糖,表现为头晕、乏力、出虚汗等症状。
红细胞增多症:长期肝硬化或慢性肝病的患者,无其他原因出现红细胞增多,可能是肝癌的早期信号,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肝脏的癌细胞分裂时,产生很多的红细胞生成素,导致红细胞生成过度旺盛。但是,肝癌患者红细胞增多的同时,白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等却没有升高。因此,红细胞数越多,表明肝癌细胞分裂越旺盛。临床表现为面红、多血质体貌等。
高脂血症: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如果已排除高脂饮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外,仍出现高脂血症,也视为罹患肝癌的信号。临床上表现为高脂血症的症状和体征,如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等。
肝血管瘤: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易混淆,其实血管瘤生长缓慢,一般没有慢性肝病病史,临床无乏力、纳差、腹胀等表现,体征也不会出现肝掌、蜘蛛痣、黄疸、双下肢水肿等。
不均匀脂肪肝:部分脂肪肝患者有不均匀的脂肪堆积,有时难以和肝癌区别。临床上,脂肪肝不会有肝癌患者的全身表现,如腹胀、腹泻、右侧肝区不适、消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