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连吃冰淇淋「脑结冰」找上门??「脑结冰」是个什么鬼,脑子结冰吗?
摘要: 炎炎夏日,高温来袭,冰淇淋以其清凉爽滑的口感迅速俘虏了男女老少的心,一度成为食品界的“宠儿”。
我们先来看一组关于冰淇淋的数据:
2016年,中国冰淇淋消售额达96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20%以上,消费量达到43亿升。
也就说中国在冰淇淋上的人均销售额大约为69元人民币,人均消费量为3升。这还不算那些在家自制的冰淇淋。
是不是还沉浸在没拖后腿的骄傲感中??
夏天真的跟冰淇淋更配吗?
图片一
下面来看两则新闻:
人民网在2017年6月9日报道:
江苏淮安的孙女士在连吃了几个冰激凌后,感觉头疼,睡不着觉。经检查,孙女士被诊断患上「脑结冰」。
厦门晚报在2017年7月7日报道:
厦门一对小夫妻周末晚上在家开着冷气,边吃冰淇淋边追剧。半夜突然「脑结冰」,两人肚子绞痛,腹泻不止,双双进院急诊。
看完还敢肆无忌惮的吃冰淇淋吗??
有细心的人会问了:
到底什么是「脑结冰」呢?
是国人特有的病吗?
以后还能好好吃冰淇淋吗?
别急,小编将为你一一解答。
图片二
一、什么是「脑结冰」
「脑结冰」不能光从字面上理解,认为是脑结冰了。
简单的说,就是指因快速、大量食用了冰淇淋等冰冷的食物,低温刺激
口腔而引发的一种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这也不是我国特有的疾病,西方医学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出现过类似症状,并将这种症状称为「冰淇淋头痛」。
值得注意的是:
现在也有医生反驳到:
在临床上并没有「脑结冰」或是「冰淇淋头痛」这样的诊断,这可能是一种科普修饰性的说法。
所谓的「脑结冰」并非专业的说法,从医学角度看,吃冰淇淋也只是头痛的诱因,不是病因。
不管出现这种症状我们在临床上把它叫什么,还是在导致这种症状吃冰淇淋是主因还是诱因,我们都应保持一颗警惕之心,避免更多人“中枪”。
二、为什么吃冰淇淋会出现「脑结冰」
一般说来,导致「脑结冰」的原因有2种:
●患者有偏头痛的病史,突然遇冷受刺激,诱发神经痉挛,引起头痛;
●冷刺激到下腭部肌肉神经,传导到脑部中枢神经,从而引发头痛、晕眩等症状。
图片三
三、「脑结冰」该如何预防
1.选择中午吃冰淇淋
如果实在抵挡不住冰淇淋的诱惑,那就选择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吃吧。
中午温度较高,也是最易中暑的时候,因此中午是食用冰淇淋的最佳时间段。
2.食用冰淇淋适量
不要一次连续吃2支或以上数量的冰淇淋、雪糕;可乐、雪碧、啤酒等冷饮也不要一次饮用超过半瓶。
如果忍不住,一天想多吃几支冰淇淋,每次的间隔时间也该大于2小时。
选择体积小,容量少的冰淇淋、雪糕、冷饮能避免食用过度。
另外,家有熊孩子的家庭家长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不要让孩子过度食用冷饮。
3.慢慢品尝
冰淇淋、雪糕、冷饮这样美食,应该慢慢品尝噢!
像对待人参果那样,小口小口的吃,最好在口中细细咀嚼,慢慢吞下,这样才能不刺激
咽喉、呼吸道和肠胃。
冰淇淋不仅能诱发头痛、腹泻,还是
发胖的原因之一呢。所以,冰淇淋虽好吃,解馋就好,不要贪多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