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表搞定: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奈替米星的区别!
摘要:氨基糖苷类对肠球菌无效,对链球菌作用微弱。但若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对肠球菌属、李斯特菌属、草绿色链球菌素和铜绿假单胞菌可获协同作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相似的抗菌谱,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的30S和50S亚基不可逆的结合而干扰细菌的蛋白合成,是一类静止期杀菌剂,属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具有相似的毒性,任何品种都有耳毒性、肾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和过敏;具有相似的药动学特性,在脑脊液中浓度很低,口服极少吸收,可以肌注和静滴,一般不能静注。
注释1:耐药机制:细菌产生修饰和灭火氨基糖苷抗生素的钝化酶。经钝化酶作用后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失去了干扰核糖体功能的作用。
注释2:协同机制: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协同作用,原因在于后者能作用于细胞壁,从而增加氨基糖苷类
药物的渗透。
注释3:氨基糖苷类对肠球菌无效,对链球菌作用微弱。但若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对肠球菌属、李斯特菌属、草绿色链球菌素和铜绿假单胞菌可获协同作用。
注释4:感染性心内膜炎:①草绿色链球菌: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庆大霉素;②肠球菌属: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必要时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③肠杆菌科或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
注释1:已往在实验动物和人体研究曾提示奈替米星的耳毒性较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低;然而,在奈替米星的一项临床试验中10%患者的耳毒性不应被忽略。
注释2:氨基糖苷类用药期间应监测肾功能,严密观察患者
听力及前庭功能,注意观察神经肌肉阻滞症状。需注意口服氨基糖苷类或局部应用,亦有可能发生上述不良反应。
注释3:①新生儿,应尽量避免使用本类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②婴幼儿、老年患者,应慎用该类药物,如确有应用指征,有条件亦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注释4:氨基糖苷类不宜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耳毒性药物、神经肌肉阻滞剂或强利尿剂同用;与注射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合用时可能增加肾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