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造假方式多样
蜂蜜的含义,即“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融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而经过化学工艺加工或添加其他物质的只能称为“蜂蜜制品”,不能称为“蜂蜜”。纯天然蜂蜜因为没有经过加工,所以营养成分不流失。
广州军区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专家、资深营养学家何英强说,市场上销售的蜂蜜,一般都标注为“100%纯蜂蜜”,实际上很多是滥竽充数,违反标签法。
蜂蜜的“造假”方法,一个是在蜂蜜生产期间用白糖或者糖浆直接喂养蜜蜂,二是往蜂蜜里大量掺入糖浆等较低成本的糖类,三是往蜂蜜里加入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添加剂,用“蜂蜜制品”伪造“蜂蜜”,四是在同为真蜂蜜的情况下把价格低的掺入到价格高的当中以次充好。
蜂蜜含果糖摄入要适量
长期大量食用假蜂蜜危害健康
蜂蜜本身含有糖类,主要是果糖,果糖是双糖。食用蜂蜜应该适量,不能多食,更不能把蜂蜜当白糖吃。长期、大量食蜂蜜,容易诱发糖尿病。
成人每天需要的糖约占每日所需热量的5%—10%。成人每天应摄入2000卡的热量,那么所需糖类的热量不超过200卡,约为50g。这50g糖是包含了一天之内所有的单糖,如白糖、饼干等。部分厂商往蜂蜜里大量掺入的低成本糖浆,主要是蔗糖,是单糖,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何英强表示,有些不法厂家,在蜂蜜中加入了防腐剂、增稠剂等添加剂,如果人长期、大量食用了这种加了添加剂的假蜂蜜,会危害人体健康,严重者可能致癌。
糖尿病和婴幼儿不宜食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白糖,便认为吃蜂蜜更好,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糖尿病患者不宜食蜂蜜,很容易提高血糖。
何英强说,婴幼儿吃太多蜂蜜对牙齿不好,所以给小孩吃蜂蜜必须注意控制好量。
另外,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家长往往不确定孩子是否过敏体质,是否对某些物质(如海鲜、花粉等)过敏。蜂蜜里含有花粉,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给孩子喝蜂蜜就容易造成过敏,甚至引发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因此,最好等孩子大些了,确定孩子不会对花粉过敏后再给孩子服用蜂蜜。
6个实用巧招选出好蜂蜜
1看色泽
蜂蜜色泽的深浅,取决于蜂蜜中含有植物色素和有色矿物质的多少,正常色泽可分为水白色、特白色、白色、特浅琥珀色、浅琥珀色、琥珀色和深琥珀色7个等级。不同花种的蜂蜜颜色不同,因此,同一种蜜有两种颜色就不对,如椴树蜜为浅琥珀色,颜色发红说明此蜜是高温处理的。真正的蜂蜜透光性强,颜色均匀一致,而劣质蜂蜜混浊而有杂质。
2观形态
买蜂蜜时,可以把瓶装蜂蜜翻转过来,纯正的蜂蜜会出现拉丝状态。回到家可以试着用筷子挑一下蜂蜜,纯蜂蜜可以挑起来拉长丝,丝断后能回缩,甚至成珠状。掺假蜂蜜则挑不起来,或者挑起来也不能成丝。当然,有的时候会发现蜂蜜结晶,这与温度有关,储存温度在5℃-13℃条件下,不久就会结晶,而假劣蜂蜜就不易受温度影响。纯正蜂蜜的结晶,用手捻时绵软易化,无砂粒状感觉,否则就可能是掺假蜂蜜。
3闻气味
不纯的蜂蜜闻起来会有水果糖或人工香精味,掺有香料的蜂蜜有异常香味,纯蜂蜜气味天然,有淡淡的花香。
4尝味道
纯蜂蜜口味醇厚,芳香甜润,入口后回味长,易结晶;不纯蜂蜜口感甜味单一,没有芳香味,有白糖水味,结晶体入口即化,有涩味,略有黏性,倒入水中很快溶解。
5看标签
凡配料表中写有除蜂蜜以外其他成分的都不是纯蜂蜜,即使没有配料表,商品名称带有功能或导向性的,都不可能是纯蜂蜜。
6看浓度
抓摸袋装蜜,手感浑厚是浓度高的蜜;摇动看流速,流动慢证明浓度高。以一滴蜂蜜放于纸上,优质蜂蜜成珠形,不易散开;劣质蜂蜜不成珠形,容易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