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天气干燥,气候多变,宝宝腹泻也是肆虐来袭,如何让宝宝安然度过这个患病多发季?着实考验着家长们的育儿功力。
其实,秋冬季节是宝宝腹泻发生率较高的季节,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引起,它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还可经过呼吸道传播,属于自限性疾病,所以,要想预防秋季腹泻,家长帮助宝宝把好入口关是关键。
宝宝秋季腹泻
1、由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肠炎;
2、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
3、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或呼吸道感染致病;
4、多发生在8-12月份秋冬季节;
5、潜伏期1~3天。
宝宝秋季腹泻明显特点
1、发病年龄低:6个月~2岁的婴幼儿由于胃肠功能较弱,胃肠道抵抗力差,易感此病毒。
2、起病急:宝宝会伴有高烧38-39.5℃、咳嗽、流鼻涕、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
3、频繁呕吐:发病当日即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
4、腹泻次数多:宝宝患了秋季腹泻后,大便少则一天5、6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多无特殊腥臭味。
秋季腹泻把好入口关是关键
预防秋季腹泻最主要的是把好饮食卫生这关,防止病从口入。
1.注意卫生
妈妈每次给宝宝换尿布后、喂奶前、冲奶前、给宝宝喂饭前都要洗手。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在喂奶前,应将乳房擦洗干净;人工喂养的婴儿,要特别注意奶具的消毒且不要吃变质的奶。
2.添加辅食有讲究
秋季添加辅食时,一定要注意先从少量开始,在花样上每次只能增加一种,以使宝宝的消化道有个适应的过程。
另外,添加辅食时应从半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过早地加固体食物,易导致腹泻。所以,在给宝宝制作辅食时应选用新鲜的食物,现吃现做,不要给宝宝吃剩食。
成人、孩子在接触食物之前都要洗净双手。
3.餐具、炊具用前消毒
给宝宝(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宝宝)做辅食的餐具(菜板、刀叉、过滤纱布或漏网、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后洗净,晾干,用前清洗、消毒。
4.讲究食物放置
冰箱内放置的食物必须煮沸后食用,更换一个干净的容器放置。在常温下放置的剩奶,不能超过4个小时。容器再使用时,一定要煮沸后再使用。
5.保持空气新鲜
切莫因为天气转冷,怕宝宝受凉而紧闭门窗,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6.不要嚼饭给宝宝吃
千万不要给宝宝嚼饭,这可能导致婴儿腹泻。
有的妈妈怕烫着孩子,喜欢用舌尖舔一舔,试试温度,这是不好的习惯。
还有的妈妈喜欢啄一下奶嘴,尝一尝奶的温度,这更不好,因为成人口腔内的正常细菌对宝宝来说可能就是致病菌。
7.不要接触其他腹泻宝宝
少带宝宝到病儿集中的医务场所,少去公共场所,尽量不接触患有腹泻的宝宝。
TIPS:宝宝秋季饮食谨记5原则
食要有时、有节:宝宝每天饮食要定时、定量,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不偏食、食宜暖:养成不偏食的良好习惯,同时吃易于消化的食物,此外,胃喜暖而恶湿寒,所以要控制宝宝吃冷饮的数量,也尽量不要吃凉了的饭菜。
食前静,食后动:如果饭前活动量太大,血液都集中在肢体、肌肉等处,胃肠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就会影响消化;而饭后散散步,可以帮助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
营养要均衡:注意宝宝营养均衡,让宝宝注意多喝水,按时就餐,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煎炸食物、甜味食品或膨化小食品等零食。
愉快进食:吃饭的时候情绪愉快,不仅饭吃得特别香,而且消化也特别好。另外,还要保证宝宝每日充足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