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热等为特征,以冬、春季节为多见。中医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暑湿三种类型。部分感冒患者体质较弱,容易反复感冒,可能就是表虚感冒。
本文介绍表虚感冒的症状及常见中成药治疗。
症状表现为表虚不固,自汗恶风(怕风),面色?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脉弱,舌体颜色淡,舌苔薄白。
这种感冒与病人素体虚弱、感受风邪有关,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为玉屏风颗粒、参苏丸。
玉屏风颗粒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适应症: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药物组成:黄芪、防风、白术。
方解:方中黄芪补肺益气,固表止汗,是为君药。白术补气健脾,与黄芪合用,可增强固表止汗之功,是为臣药;防风走肌表而散风邪,是为佐使药。诸药配合成方,固表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对肺脾气虚,肌表不固,自汗时出,以及气虚感冒,用之颇宜。
重点注意事项:
1.忌油腻食物。
2.本品宜饭前服用。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二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参苏丸
功效: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适应症:用于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
药物组成:党参、紫苏叶、葛根、前胡、茯苓、半夏(制)、陈皮、枳壳(炒)、桔梗、木香、甘草。
方解:风寒宜解表,故用苏﹑葛﹑前胡;劳伤宜补中,故用参﹑苓﹑甘草;橘﹑半除痰止呕;枳﹑桔利膈宽肠;木香行气破滞。使内外俱和,则邪散矣。
重点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