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保健 > 健康用药 > 月经不调常用非处方中成药

月经不调常用非处方中成药

2017-06-01 来源: 科学用药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月经不调,中医上常见证型有:热证(肝郁血热、阴虚内热、湿热证)、血瘀证、虚证(脾气虚、肾阴虚、肾虚精亏、气血亏虚)。

  女性月经不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妇科疾病,对于人们的健康也会带来很严重的伤害。西医对于月经不调的治疗主要包括止血、调节周期、促排卵,主要是依靠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的单一运用或是联合使用来达到治疗目的,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多,服药周期较长,很多女性更倾向于通过中医药来治疗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中医上常见证型有:热证(肝郁血热、阴虚内热、湿热证)、血瘀证、虚证(脾气虚、肾阴虚、肾虚精亏、气血亏虚)。

  肝郁血热辨证要点:月经周期多提前,月经量多,或经来先后不定,甚至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漓日久难止,经色鲜红或深红,质稠,伴乳房或胁肋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口渴烦热,面红目赤,小便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如加味逍遥丸

  阴虚内热辨证要点:月经周期提前,甚至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尽或量多势急,色红,质稠,伴潮热颧红,手足心热,烦热少寐,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如固经丸。

  湿热证辨证要点: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量不多或稍多,经色黯红,质稠,带下量多,色赤白或黄,伴下腹灼热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如妇科千金片。

  血瘀证辨证要点: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或经间期阴道出血,甚至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经色黯有血块,伴小腹刺痛,块下痛减,舌质紫黯或边尖边有瘀点、瘀斑,脉涩。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如复方益母草膏。

  脾气虚辨证要点:月经周期提前,或过期不净,甚至经乱无期,经血暴下或淋漓不止,月经量或多或少,色淡红,质清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食少便溏,小腹空坠,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如人参归脾丸。

  肾阴虚辨证要点:月经周期提前,量或多或少,或经间期出血,或经行先后不定,甚至经乱无期,经血暴下或淋漓不止,色鲜红,伴潮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苔少,脉细数。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

  肾虚精亏辨证要点:周期延后,或伴量少,渐至闭经,色暗淡,质清稀,或带下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足跟痛,面色晦黯,小腹冷,夜尿多,或第二性征发育不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如妇科再造丸。

  气血亏虚辨证要点:周期延后,经量素少或渐少,渐至闭经,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绵绵作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少华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如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

  加味逍遥丸

  功效:疏肝清热,健脾养血。

  适应症: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药物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以和肝用;当归、白芍养血活血,以养肝体,共为主药。辅以栀子清上、中、下三焦之火;丹皮凉血散瘀,共达清解郁热之功。佐以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祛湿;用薄荷辛凉升散之性,以助柴胡疏肝透热,且有引诸药入肝经之意,为佐使之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清热,健脾养血之功。

  重点注意事项:

  1.忌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2.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少,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去医院就诊。

  5.脐腹胀痛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

  6.儿童、年老体弱、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月经量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六味地黄丸

  功效:滋阴补肾。

  适应症: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

  方解: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重点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妇科千金片

  功效:清热除湿,益气化瘀。

  适应症: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见上述证候者。

  药物组成:千斤拔、金樱根、穿心莲、功劳木、单面针、当归、鸡血藤、党参。

  重点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少女、孕妇、绝经后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伴有赤带者,应去医院就诊。

  5.腹痛较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6.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复方益母草膏

  功效:调经养血,化瘀生新。

  适应症:用于血瘀气滞引起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量少色暗。

  药物组成: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地黄、木香。

  重点注意事项:

  1.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2.感冒时不宜服用。

  3.糖尿病患者慎服。

  4.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本药。

  5.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7.服药二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人参归脾丸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适应症: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甘草(蜜炙)、黄芪(蜜炙)、当归、木香、远志(去心甘草炙)、龙眼肉、酸枣仁(炒)。

  重点注意事项:

  1、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2、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3、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4、高血压患者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本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6、服药二周后症状未改善,或服药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等症应去医院就诊。

  固经丸

  功效:滋阴清热,固经止带。

  适应症:用于阴虚血热,月经先期,经血量多、色紫黑,白带量多。

  药物组成:白芍、椿皮、龟甲、黄柏、黄芩、香附。

  重点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脾虚大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过少,或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月经过多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8.服药1个月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妇科再造丸

  功效:养血调经,补益肝肾,暖宫止痛。

  适应症:用于月经先后不定期,带经日久,痛经,带下。

  药物组成:当归(酒炙)、香附(醋炙)、白芍、熟地黄、阿胶、茯苓、党参、黄芪、山药、白术、女贞子(酒炙)、龟板(醋炙)、山茱萸、续断、杜仲(盐炙)、肉苁蓉、覆盆子、鹿角霜、川芎、丹参、牛膝、益母草、延胡索等。

  重点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感冒时不宜服用。患有其他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过多或过少,或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带下伴阴痒,或赤带者应去医院就诊。

  4.经期延长超过7天应去医院就诊。

  5.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八珍益母丸

  功效:补气血,调月经。

  适应症:妇女气血两虚,体弱无力,月经不调。

  药物组成:益母草、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酒炒)、川芎、熟地黄。

  方解:

  方用四物和四君子加益母草而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四物活血调经,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君子益气健脾;纯用四物则独阴不长,纯用四君子则孤阳不生,两方合用,则气血有调和之益,再合益母草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功。诸药共奏补气血,调月经之功。

  重点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过少,或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1个月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乌鸡白凤丸

  功效:补气养血,调经止带。

  适应症: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药物组成: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鳖甲(制)、牡蛎(燔)、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香附(醋制)、天冬、甘草、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芡实(炒)、鹿角霜。

  方解:方中主药乌鸡性味甘平,主阴虚发热,虚劳羸弱;鹿角胶性味干咸,善助阴中之阳;人参、黄芪、山药性味甘温而平,重在益气健脾;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即四物汤)补血养血活血;麦冬、生地、制鳖甲、银柴胡、丹参性味甘咸寒,有滋阴退热,清凉散瘀,清心除烦之效;鹿角霜、桑螵蛸、煅牡蛎、芡实性味咸甘平,既能宁神定志,又能收敛;在大补气血,填精益髓诸药中,又配以香附疏泄肝气,理血中之气,以防补之过急致气滞阴凝之痹。诸药融温补、滋阴、敛涩、调和等法为一方,具有阴中求阴、阳中求阴的功效。

  重点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过少,或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去医院就诊。

  6、伴有赤带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1个月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