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天这么痛,你们把我埋了吧……”
“妈妈,如果我不在了,你们一定要保重!”
这很难想象是从一个4岁男童口中说出来的话,这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病痛折磨?他的父母又该承受怎样的悲痛欲绝?
图1
2017年5月30日凌晨6:45分男童杜思瀚在医院停止了呼吸。最后时候,他因胆结石痛得连牙齿都咬断了却没有掉一滴眼泪,小小的生命在临终前想到的却是父母要保重身体!
这一切皆因两年前杜思瀚被诊断出了「重度地中海贫血」,他的事迹被公布在网上后,引起了包括演员姚晨在内的众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并为这名宝宝筹集到了爱心款100余万,可惜到最后也没能留住他小小的生命。
姚晨转发的微博↓
图2
来自网友的惋惜↓
图3
那么,「地中海贫血」为何这么可怕?
因为目前基本很难根治,只能靠输血维持生命。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中重度地贫的方法,但配型困难,且费用昂贵,结局也不一定好。
地中海贫血,因珠蛋白基因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链不能合成,从而引起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发生改变,最终导致溶血性贫血。
绕了这么多,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基因缺陷导致溶血性贫血,地贫是溶血性贫血的一种,由基因决定,有遗传性。
用一幅图解释↓
图4
地中海贫血主要分这两大类
α地贫
·轻型地贫一般无症状或仅轻度贫血。
·中间型α地贫
出生时无贫血,肝脾无异常,但红细胞形态异常。半岁后临床表现明显,病情加重,约70%的儿童肝脾肿大,并伴有黄疸,30%的儿童出现骨骼变形和先天愚型症面容。
·重型α地贫
胎儿在晚孕期就出现早产、死胎或者产后不久死亡。
β地贫
·轻型地贫一般无症状或仅轻度贫血。
·中间型β地贫
发育正常,有中度贫血,骨骼变化较轻,可有骨痛、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
·重型β地贫
出生时无症状,出生后半年内发病,多于未成年(5岁左右)夭折。输血治疗过程中,常常因铁负荷过重引起其他脏器衰竭,尤其是心脏和肝脏。
既然地贫没办法根治,那应该如何防治?
防治的根本是产前常规筛查和诊断,达到优生的目的。
具体筛查项目和诊断项目流程如下图↓
图5
上图的意思是:夫妻双方通过查「血常规」、「血红蛋白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地贫进行筛查,若结果提示为地贫可疑,这必须进行下一步「地贫基因检测」来确诊。
全世界约有3.5亿地贫基因携带者。我国以南方地区多见,广东省地贫的基因携带率为16.8%,另外,广西、海南、四川、湖南等地也比较常见。
因此,在这些地贫高发区有效开展婚前、孕前以及产前地贫干预筛查,防止中重度地贫患儿出生,是预防地贫最有效的措施。
夫妻双方没有任何症状,需要地贫筛查吗?
需要。需要。需要。
大多数人只是携带地贫基因而不表现出任何贫血的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不自知,因此不能通过症状判断是否地贫。
若夫妻双方是同类型的地贫携带者,则可能生育中是重度地贫患儿,所以在孕前做好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来确定胎儿的去留。
健客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