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乙肝?简要发病机理是什么?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HBV本身对肝脏无明显损伤,主要通过人体的免疫应答造成肝细胞损伤,HBV感染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如果机体免疫反应正常,可以清除感染的病毒而痊愈;免疫反应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可持续存在,成为慢性乙肝。
2、乙肝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避免感染乙肝?
主要传播途径有三: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完全没必要谈肝色变。避免乙肝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与乙肝患者接触应注意避免皮肤、粘膜的破损。特别提醒: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引起乙肝的传播。
3.如何预防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女性孕前检查HBV-DNA,最好在DNA阴性时考虑怀孕。HBV-DNA阳性母亲的孩子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越早越好,并程序注射乙肝疫苗,成功率约95%左右,应及时检查是否产生抗体;DNA阴性母亲的孩子可以只注射乙肝疫苗,保险起见也可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目前对母亲是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尚有争议,不作常规推荐。父亲为大三阳或小三阳但DNA阳性者,孩子出生时也建议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避免出生后密切接触传播。
4、慢性乙肝患者是否可以结婚、生育?
绝大多数乙肝患者在肝功能稳定、病毒不复制的情况下可以结婚、生育,对方应该注射乙肝疫苗并产生保护性抗体,女性乙肝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母婴传播。对于症状严重、肝功能明显异常的慢性患者,暂不宜结婚,应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结婚。
5、乙肝的常规检查及意义?
乙肝五项:是诊断乙肝感染的基本依据,
肝功能:转氨酶尤其是AL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标志;
B超:肝脏影像学检查,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腹水、肝癌都有一定的提示和诊断作用。
6.肝炎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由于本病可能被误诊为流感,或者由于一些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致使许多肝炎病例没能被诊断出来。
常见的肝炎症状有:
1、食欲下降;2、乏力;3、低烧;4、肌肉或关节痛;5、恶心、呕吐;6、腹痛。
体征:
1.肝脏轻度肿大,可触及质地较软或中等硬度的肝脏,或有压痛、叩击痛。有些病例可无任何体征。
2.有些病例可出现肝病面容,表现为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还可引起颜面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及肝掌,有些病人可有脾肿大。
3.巩膜或皮肤黄染,比消化道症状出现晚。
一、注意饮食护理:
肝硬化患者饮食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于消化饮食为宜,同时提倡低盐饮食,并做到定时、定量、有节制。
二、积极控制肝硬化的诱因:
得了肝硬化不要消极面对,因为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实质性变性而逐渐发展的一种后果,是一种进行性病变。
三、要保持情绪稳定:
肝脏与精神情志的关系非常密切。情绪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动均可影响肝的机能,加速病变的发展。树立坚强意志,时刻保持心情开朗,消除思想负担,不但有利于生活幸福,对于病情的发展和控制也是非常有利的。
四、必须戒酒:
肝硬化患者第一条禁忌就是喝酒,肝硬化患者喝酒,尤其是喝烈性酒,可加重肝脏负担,出现肝功能异常,肝硬化患者病情加重,并容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之前所有的治疗成效都可能成为无用功。
五、劳逸结合要有度:
在肝硬化早期,病情稳定期可做些轻松工作或适当活动,进行一些有益身体的体育锻炼,这对于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肝功能是有帮助的。但是当肝硬化化发展到中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并发腹水、上消化道出血或感染时,应该尽量避免过多活动,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六、不可盲目用药:
这里说的盲目用药不仅仅包含一般性药物,还包括各种治疗肝病的药物同样不可滥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或药不对症,不利于肝脏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