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医学上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很常见,成人年均每人发病2~6次。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靠自身免疫缓解,病程1周左右。感冒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头痛、流涕、鼻塞、咳嗽等。
孕妇患普通感冒时建议多喝水、多休息,症状不重尽量避免吃药。一旦用药,也要避免使用复方类制剂感冒药物(如快克、白加黑、泰诺等),因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很难保证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下面是专业药师的建议。
★
解热镇痛药(退热、止痛)
感冒低热时(口温<38℃)可以多喝开水,中~高热(口温>38℃)身体不适感多会加重,常伴头痛、肌肉酸痛,这时可以考虑服用退烧药。医生会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在推荐剂量下使用是相对安全的。症状缓解后,就可停用,因为这类药物只是缓解症状,不推荐频繁使用。具体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泰诺林)。
★
鼻减充血剂(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这类药物选择性地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咽部粘膜充血、肿胀,从而减轻鼻塞等症状,如伪麻黄碱,但孕期禁用。不推荐用药,鼻塞可做如下处理:用医用生理盐水(0.9%NaCl)滴到鼻腔保持鼻孔滋润和清洁,帮助通气;也可以到药店购买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还可将少量食盐加入温开水中自制。
★
抗组胺药(缓解流涕、打喷嚏等)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抑制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从而缓解打喷嚏、流涕症状。但孕期一般不推荐使用。若是过敏性疾病,症状较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氦苯那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抗过敏药),是相对安全的。打喷嚏处理同鼻塞。
★
镇咳祛痰药(止咳、化痰)
咳嗽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可以将呼吸道内的痰等分泌物排除,如果咳嗽不严重一般无需处理,也不推荐用药。建议:多喝开水、服用蜂蜜,有助于稀释痰液、缓解咳嗽;室内使用加湿器,咳嗽严重时可到充满湿暖蒸汽的浴室,湿暖蒸汽有助于缓解咳嗽;必要时,进行单纯生理盐水的雾化治疗。
★
抗病毒药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感染引起,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孕期多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绝对禁用利巴韦林,使用了要考虑流产。
★
最后,孕妇用药原则
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使用时严格遵照医嘱。不要用复方药,也不要用没有安全性研究的中药或中成药,并仔细阅读说明书,及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