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失眠患者服用安眠药后虽然能很快睡着,但醒来后却头晕、眼花,注意力无法集中,如同醉酒后醒来一般,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合理的用好安眠药呢?
安眠药在医学上称为镇静催眠药,临床上使用不同的剂量可产生不同的效果。目前常用于镇静催眠用途的有苯二氮卓类及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许多安眠药都有嗜睡、头晕、乏力等宿醉效果。
长期使用还可产生耐受性,需增加剂量。久服可发生依赖性和成瘾性,停用还可出现反跳现象和戒断症状。
对于需要长期使用安眠药的患者,应尽量选择唑吡坦和扎来普隆这类耐受性和成瘾性相对较小的新型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
镇静催眠药按作用时间可分为三类:短效型、中效型及长效型。
1、短效的镇静催眠药可用于入睡困难的患者,对早醒无效,一般在服用后15~20分钟起效,作用时间达4~5小时;
2、中效和长效的镇静催眠药可用于睡眠维持困难的患者,但常有残留的镇静效应或重复用药后的蓄积作用会使患者在次日清晨还有头晕乏力的现象,也就是出现了宿醉的效果,这类患者应尽量在晚上10点前服药并入睡,以减轻宿醉效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