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咨询诊疗 > 妇科 > 孕期皮肤病如何安全用药

孕期皮肤病如何安全用药

2017-04-18 来源:新疆人民医院皮肤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阿奇霉素是临床可安全使用的B类药物,除了孕妇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外,对各期胎儿发育都较安全,可放心使用。

  孕妇通过口服、静脉、肌肉注射、外用及雾化吸入等方式吸收的药物,可以通过影响母体皮肤、子宫及胎盘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胎儿的器官发育而造成畸形甚至死亡。60年代初,英国和西德的妇女由于早孕反应服用反应停,结果一万多名婴儿发生各系统的畸形,引起人们对药物导致先天性畸形和功能异常的密切注意。但是一些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孕妇有病也避免用药,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妊娠期女性一旦患上皮肤病,不仅可影响其自身健康,还可对其胎儿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危害。只有科学认识,才能避免盲目与恐慌。接下来,就为大家普及一下孕期皮肤病如何安全用药的知识。

  一、药物对妊娠各期的影响

  1.孕早期:是胎儿器官分化形成期,也是最容易遭到致畸因素损害的敏感时期。因此,怀孕3个月内应尽量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药物。

  2.受精后2周内:受精卵着床后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式的,即:“全”:药物导致胚胎死亡而引起流产,“无”:药物损伤少量胚胎细胞,但可被后期分化发育的细胞修复,胚胎可继续发育而不出现异常。

  3.受精后3-8周:是神经、肌肉、骨骼系统分化的关键时期,为药物的高敏感期,致畸危险最大。

  4.受精后9周至分娩:是胎儿生长、器官发育及功能完善阶段,药物可造成胎儿功能发育迟缓、体重下降及孕妇早产等。

  二、孕妇用药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分类

  A类: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未见对胎儿有损害,是最安全的一类。

  B类:动物实验显示对胎儿有危害,但临床研究未证实;或动物实验未显示胎儿致畸,也无临床研究证实。

  C类:动物实验证实对胎儿致畸或杀胚作用,但人类无研究证实。

  D类:临床有一定资料表明对胎儿有危害,但孕妇有严重疾病或受死亡威胁时必须使用又无可替代药物时,可以考虑但需慎用。

  X类:证实对胎儿有危害,绝对禁用。

  当孕妇出现必须用药的指征时,以A、B类首选;怀孕3个月内最好不用C、D类,X类则为禁忌。

  三、孕期常见皮肤病的用药

  1.痤疮:孕期痤疮可以使用外用药,口服药则推荐红霉素(B类)、甲硝唑(B类)、克林霉素(B类)、过氧化苯甲酰(C类)。前3个月使用维A酸类(C类)、阿达帕林(C类)和他扎罗汀(X类)则会引起胎儿畸形,而四环素(D类)则禁止使用。

  2.银屑病:外用卡泊三醇使用时吸收率约为6%,可以用于局部银屑病的皮损,中波UVB用于治疗全身性银屑病是安全的,而长波紫外线(PUVA)则有潜在的致畸作用。甲氨蝶呤(MTX)和阿维A是X类药物,生育期的女性禁止使用,停用1月后才可以怀孕。

  3.皮炎湿疹类:激素为C类药物,系统使用可以导致胎儿生长停止,必需使用时可短期口服。他克莫司可以通过胎盘并从乳汁排出,因此只有对孕产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弊处时才考虑使用。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用于孕3个月以后是安全的,苯海拉明因提高了腭裂、泌尿生殖器官畸形需要慎用。

  4.病毒感染:生殖器疣外用物理方法治疗对孕妇较安全,咪喹莫特(B类)对动物未见致畸作用,但缺乏临床研究;阿昔洛韦(C类)临床应用较多,安全性肯定。

  5.细菌感染: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阿奇霉素是临床可安全使用的B类药物,除了孕妇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外,对各期胎儿发育都较安全,可放心使用。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可引起软骨破坏。

  6.抗组胺药:赛庚啶、氯苯那敏为B类药,无孕期使用禁忌。西咪替丁(C类)为抗雄激素药,应避免使用防止出现男性胎儿女性化的危险。西替利嗪为B类药,除了孕早期及分娩前2周可引起先兆流产外,其余时间都可以安全使用。氯雷他定虽为B类药物,但报道其不良反应如腭裂、耳聋、膈疝、耳廓发育不全等较多,因此推荐非常必要时才使用。多塞平可引起胎儿肠梗阻、呼吸窘迫、肌肉痉挛,应该避免使用,尤其是临近分娩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