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花开鸟鸣,欢声笑语……从声音感知世界,才觉得世界是如此的美妙的多彩。但是却有一部分新生儿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听不到这个世界的声音。
肚子里的胎儿从第4周开始神经系统初步形成,听神经开始发育了,宝宝进入到20~28周,也就是5~7个月的时候,胎儿的听力就完全形成,能分辨出各种声音,并在子宫内根据声音做出相应的反应。
刚出生的新生儿如果出现听力障碍,除了双耳神经性耳聋可能与先天性遗传有关,如父母近亲结婚、父母携带耳聋基因等。原因主要是下面这三条:
不合理用药:
在怀孕期间,各种毒性药物都可以通过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影响内耳的发育。即使在妊娠后期,胎儿的内耳已经发育正常,宝宝也可能因受到某些药物的直接损害而造成耳聋。最常见的药物有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等,其他如抗疟药奎宁、氯喹及乙胺嘧啶、解热镇痛药等,孕妇也应该慎重使用。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2780万听力残疾人群中,新生儿发病率占3%,6岁以下的聋儿有80万之多,且新发生的聋儿仍以每年2万至4万的速度递增。
而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40%,滥用耳毒性药物仍是儿童后天致聋主因。
病菌感染:
有许多病原微生物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内耳发育。因此在妊娠期间,孕妇要减少道公共场合接触传染病的机会,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乙型脑炎和梅毒这些病菌,如果进入到体内,都会损害胎儿的听神经。
放射侵害:
女性在妊娠的3个月内,不要做X线透视与摄片,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诊断和治疗疾病,更不能在妊娠期间做大剂量的放射治疗。
此外,多元化饮食,杜绝烟酒,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也是孕妈们需要注意的。
每个宝宝都是天使,寄托了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就要受到最好的保护,不要等到宝宝生下来才开始呵护他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