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平均10秒钟就有一人确诊。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我国抑郁症人群约9000万,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每年因抑郁症死亡的人数占癌症的7.4%,在癌症面前抑郁症似乎并不强大,但是这7.4%的人群是可以通过积极的治疗恢复健康的,相比于癌症来说,抑郁症的治疗就容易很多啦!但我国90%以上患者都没有接受抑郁症的治疗……
世界上有超过3.5亿抑郁症患者,预计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二大致残疾病。抑郁症的危害并不比癌症少,因此,一定要转变大家对抑郁症的治疗意识,不可马虎对待。今天,我们就来挖一挖关于抑郁症的秘密吧!
抑郁症的危害
和心脏病人的死亡率一样高。
1影响大脑,导致头昏,记忆力下降以及睡眠障碍。
研究资料显示,抑郁症患者中有这三种症状的比例分别高达97%、93%、99%。症结在于脑中一种称为儿茶酚胺的物质浓度增高,导致脑血管收缩变细,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头昏等症状临身。
2导致自杀。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讲述自己这段经历时这样描述:“我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特别严重那种,我很清楚对于患者来说,想到要离开人世的时候是特别快乐的。”
根据统计,2/3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意念,而大约10%抑郁症病患会自杀。重郁病伴随着高死亡率。重郁症患者高达15%死于自杀。
就许多人在单次重郁症发作之前,已先有低落性情感疾患。虽然抑郁症的发病率女多于男,但男性抑郁症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为男性自我宣泄能力差,最后可能会选择极端方式来解脱。这就是男性患者的自杀率几乎是女性4倍的原因。
3诱发其他疾病。
一个人一旦与抑郁症结缘,那么他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增加2倍,遭遇中风的概率增加3倍。因为心情抑郁会使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发生变化。
4干扰社会功能。
抑郁症的患者不仅严重的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还严重的影响了周围人的生活质量。重度抑郁症患者往往思维联想缓慢,并且语速馒,语音低,语量少,应答迟钝,这使患者的人际交往困难重重。另一方面,重度抑郁症使患者行动缓慢,甚至卧床不动,呈现抑郁性木僵状态,几乎完全剥夺了患者的自理能力。
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
在面对患者可能脱口而出的一句“我好想死”、“我不想活了”这些话时,身为亲友,当下往往会感到震惊、害怕。不过,除了担心外,亲友也可以成为自杀防治的重要守门员。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患者度过心理的阴暗期,早日迎接光明!
☆别害怕与他们讨论
若感觉对方状态不稳定时,与他们讨论是很重要的行动。即便患者告诉你他有自杀的想法,也别过于担心,冷静的倾听他的想法;必要时带患者到医院就医或住院。
☆耐心安静倾听
研究显示,许多想自杀的人其实是想找一个安全之处,可以自然的说出他们的恐惧与焦虑。和平常对话不同的是,不要急着评论、给予意见。要去听患者所说的每句话,还要去体会他们背后的心情。
☆尊重与保密
在与有自杀念头的人互动时,请表达出你的关心,同时还有尊重,不要试图指导、引导、建议他们;并且承诺为他们严守秘密;仅在危急时,才会通报医护人员;这麽做也是希望他能平安。释出你的关心,让他们感受到人际间的温暖,将会大大打开他们的心房。
☆不让想自杀者独处
绝大多数企图自杀者在自杀时,都是一个人独处的状况。因此,在知道患者有自杀的风险时,应尽量避免让患者独处。
☆协寻专业机构做心理辅导
在了解患者自杀想法之后,家属仍觉得患者本人有极高动机与可能进行时,应陪伴患者协寻可靠的医疗资源(如急诊、各大医院、自杀防治中心等),透过专业的协助,陪伴患者走过这次难关。
这5点是与抑郁症患者相处的关键之处。抑郁症不同于抑郁,抑郁是可以令自己开心的,并且短暂可以恢复的,而抑郁症是丧失了令自己快乐的能力。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因此不要小瞧抑郁症的危害,否则后悔都来不及。
抑郁症的误区
另外,之所以有90%的患者没有接受抑郁症的治疗,多半是因为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如何治疗抑郁症
相信只要正视抑郁症的危害,懂得如何正确的引导和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慢慢的就可以陪着抑郁症患者走出自己讨厌的状态,重新找回自信,面对全新的生活。著名歌手杨坤、范晓萱,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等很多人都经历过抑郁症,他们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走出来了。抑郁症并不是绝症,是可以恢复的,抑郁症也并不丢人,不要觉得有自杀的想法是难于启齿的,一定要跟医生详尽的讲述自己的病情,让医生帮你走出疾病的困扰,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