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有时还经久不愈,让人很烦躁。要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很多人都会选择硬扛过去,毕竟是个可以提升机体免疫力的机会。但也有很多人不重视早期的反复咳嗽,而引发了呼吸系统的疾病。咳嗽除了服用内服药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按摩人体的穴位来配合治疗。我们一起看看专家给出的止咳穴位有哪些吧~
中府:在云门下1寸,取穴时,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为治疗支气管炎及哮喘的要穴,若与后背肺俞穴同时点按,可有即时止咳之效。
尺泽穴:本穴是治疗气喘的要穴,善于清肺热,不但治热性咳嗽,还对咽喉炎和扁桃体炎有特效。当手掌向上、手肘弯曲时,肘内关节会浮现硬筋,此穴位就在手肘横纹上、硬筋偏拇指侧凹陷处,可以摸到脉膊的地方,双手各一。取穴方法: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
太渊:太渊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原穴,当掌后第一横纹上,用手摸有脉搏跳动处的桡侧凹陷者中即是。有补肺益气、化痰止咳的作用,对肺气虚引起的咳嗽,可用拇指按压次穴。
鱼际穴:在大拇指下肉肚最高点。属手太阴肺经,主治肺系热性病证,掌中热,小儿疳积。鱼际还是治疗哮喘的要穴,经常指压此穴对哮喘有很好的预防功效。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4胸椎棘突之间凹陷的左右两侧,距脊椎约1寸半(比大拇指稍宽)的位置,左右各一。取穴时低头,颈后突出的椎骨是第七颈椎棘突,其下第三突起处为第三胸椎,肺俞穴(双侧),在第三椎骨旁边开一指处。可以通畅肺气,治咳嗽、气喘,尤其是慢性支气管引起的咳嗽,需由他人协助,以指腹按压穴位,使产生酸、胀、麻感。
此外,从太渊穴到孔最穴之间,这一段为“止咳点”,大家在咳嗽时,可以找此处最敏感的地方多揉一揉,症状马上就会减轻。
你也可以通过药膳来改善你的咳嗽症状,推荐三款药膳。
百合蒸梨
材料:
干百合10克、水梨1颗(约200克)、砂糖15克。
做法:
1.将百合洗净备用。
2.水梨洗净削皮,切成小块备用。
3.锅中放入百合与水梨,加入砂糖,蒸约2小时即可食用。
功效:
润燥化痰,缓解咳嗽症状。但寒性患者或寒咳者勿服用。
紫苏枣姜粥
材料:
紫苏叶2~3片、红枣3~4颗、姜2~3片、米60克。
做法:
1.将米洗净,放入锅中煮成粥。
2.红枣去籽,和姜片、紫苏叶一起放入刚煮好的热粥中焖一段时间。
3.食用前将姜片、紫苏叶取出即可。
功效:
适合寒性咳嗽的人食用,热性病人或热咳的人勿服用。
纾解风热茶
材料:
菊花、桑叶各9克、薄荷6克。
做法:
1.将菊花、桑叶放入锅中。
2.加水以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煮15分钟,再放入薄荷叶。
3.熄火略焖,即可饮用。
功效:
咳嗽有黄痰、发烧的人可以饮用;但寒性患者或寒咳者勿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