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医药与保健》杂志报道:由于饮食习惯和气候特征的关系,全球胃癌有近2/3发生在我国,大约每2~3分钟就有一名中国人死于胃癌。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接受采访时说:在中国,50岁以上的人患胃病的几率比其他年龄段高出5倍。
由此可见,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已经成为胃病的高发人群。
要想治胃病,就必须先了解胃病。说到胃病,很多人都会把它和胃痛画上等号,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胃病”其实是一个疾病群的统称,它包括中医诊断的胃脘痛、胃胀等,也包括西医诊断的急、慢性胃炎等。
不过,胃病虽复杂,治疗方法也多。要想和老胃病“相安无事”,只要坚持科学辨症,对症下药,也不是无法治愈。
今天,孙光荣教授公开了一帖胃病基本方和两帖老胃病药方,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抄录下来。
治胃原则:辨症施治冷热不同
孙光荣教授说:病人是喜欢热食还是喜欢冷食,是能吃而不消化还是既不能吃也不消化,是胃部感到灼热还是感到冷痛……这些都是中医辨证论治所要明确的关键所在。
根据“辨症施治”的原则,孙光荣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胃病基本方,适用范围广,疗效也确切。
治胃基本方:健中和胃汤
孙光荣教授常用治疗胃脘痛的基本方是自定的“健中和胃汤”。
配方:
太子参15克、生黄芪15克、紫丹参10克,益气活血为“君”;
以乌贼骨10克、西砂仁4克、大红枣10克,健脾和胃为“臣”;
以延胡索10克、广橘络6克、鸡内金5克,镇痛助化为“佐使”。
辨症:
喜热食者,大红枣改高良姜;
喜冷食者,大红枣改瓦楞子。
一君、一臣、一佐使就能解决一般胃病问题了。
使用药方要根据实际“加减临时再变通”。但这个基本方适用范围比较广,即使只用这个基本方,疗效也是确切的。——孙光荣教授
老胃病药方2贴
至于"老胃病"的调理,孙光荣教授认为主要还是要注意饮食与情绪的节制、调理。
老胃病调理方一:胶囊
每天可以用乌贼骨5克、西砂仁2克,共研成粉,装入胶囊,在早、中、晚三餐之前,温开水送服。
老胃病调理方二:食补
也可以用猪肚1个、洗净,加红枣1两、墨鱼不去骨1两炖食。
如果喜热食者,加白胡椒20-30粒同炖。
孙光荣教授强调:“胃病”是可以预防的。治在三分,养在七分。
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对胃的养护:少吃刺激性食物,多食用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