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视肾为先天之本,肾衰则人老,肾好则是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为此,古人还研究了各种补肾方法。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学习。
古人吃什么补肾?
1开心果
明代医家李时珍认为开心果可以“去冷气、令人肥健”,“治腰冷”,“房中术多用之”,提示开心果具有很好的补肾壮阳功能。
2莲子
明清以来,老百姓在热天还盛行喝莲子汤。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有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喝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用,轻身益气,令人强健。
3“黑色食物”
在五色里,“黑入肾”,一般来说,芝麻、黑豆、黑枣、黑米、黑木耳等黑色食品,都是补肾精的佳品。此外,咸味入肾,但过咸又最容易伤肾,因此,平素口味重、吃得太咸的人,身体也容易多病。
除了食补,古人也研究了一套按摩养肾法。
1每天叩齿60下,固齿强肾皱纹少。
“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间有谚语形容叩齿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每天早晨上下牙齿反复相互咬叩60~360次。经常叩齿,能使经络畅通、强肾固精。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皱纹减少,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2敲枕骨32次,健耳练脑睡眠好。
“鸣天鼓”是流传已久的一种保健方法。其做法是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4次,或者早晚各32次。练习时要求“顶平项直”,可使人体的经络及肾气得到调理畅通。
保护肾就是呵护我们的生命之门,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