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门诊泌尿系彩超及健康体检,偶发肾微小结石(1~3毫米)检出率在7~10%。因没症状,医生常说,没事多喝水,多能自行排出而“不屑一顾”。笔者逐渐意识到,这些微不足道的小石,若不加干预,会以滚雪球式越来越大,毋庸置疑,临床需要治疗的肾结石,就是那些被医生小觑的小石悄然发展而来,可谓“养石为患”。
这一客观事实,势必让人想到三个问题:①能否不长结石?②能否不让小石长大;③最后,结石需要外科治疗,“劳民伤财”。这又折射出,当今肾结石治疗的误区,“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即临床医生热心外科治疗,对防病却不热心,缺乏统筹考虑,有悖于预防为主的治疗原则。
多年来,肾结石的确切发病原因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尚无突破性进展。目前,仍偏重于治疗,肾结石是全身代谢性终生疾病,应称肾结石病,发病率在1~5%,每年新发病例为150~200/10万人,且有增加趋势,其中25%需住院治疗。肾结石的治疗包括:①症状治疗;②去除结石;③针对病因治疗;④防止复发。当结石>0.5厘米很难自行排出,而引起血尿、肾绞痛、肾积水合并感染,致肾功能受损。当下肾结石的外科治疗,已进入微创时代。依结石的大小、部位可选择体外冲击波(ESWL)碎石,GPS定位的经皮肾镜(PCNL)碎石取石,输尿管软镜(RIRS)碎石及多镜联合碎石取石,而且仍在研发新的设备,可以说已到“物用其极”的境地。上述虽属微创治疗,不等于不发生严重并发症,ESWL可致肾破裂、出血;PCNL有1.1~7%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出血可能切肾,0.3~2.5%发生败血症,危及生命。即便手术取出结石,仍没治愈结石病,术后三年复发占10%以上,10年有50~70%复发。而且要付高额医疗费,因此,当下的治疗并非所追求的。
美国心脏病协会,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今的医生都聚集在一条泛滥成灾的河流下游,拿着大量的经费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工具,同事苦练打捞落水者的本领。结果,事与愿违,一大半落水者都死了,被打捞上来的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与日俱增,越捞越多。事实上,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作为医生,不能坐等人得病,而应防患于未然,避免更多的人“落水”。如此恰当的比喻,正是目前我国对肾结石病治疗的写照。笔者认为,当前应积极打捞落水者的同时在上游筑堤、防治兼顾、逐渐转向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才是根本。
当前应对偶发肾小结石及微创治疗后残留结石碎片(<4毫米)给予关注。①建立动态随访观察小结石的变化;②制订干预措施;如找出病因、多饮水,适宜的药物,改变饮食习惯,调节尿酸碱性,处理好各种补钙与结石形成平衡,别顾此失彼。不能放任自流,从源头遏制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