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泌尿频道 > 泌尿常识 > 泌尿病症 > 胆结石,很多人当成了胃病

胆结石,很多人当成了胃病

2018-07-17 来源:尿之康助手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肝胆胰外科张主任表示:“并非所有的胆结石患者都有征兆和感觉,无症状的胆结石就像体内的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发作极易诱发炎症,甚至引发癌变。”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胆结石患者群体庞大,在我国成年人中的发病率约为10%,可这一临床常见疾病却常常被人忽视。

案例一

47岁的张女士6年多前被查出患有胆囊结石,平时觉得不疼便没放在心上。不久前,张女士因身体不适入院治疗,这才发现被她忽视的胆囊结石竟拖成了胆管癌。几颗“小石头”,怎么突然就酿成了大祸了?

肝胆胰外科张主任表示:“并非所有的胆结石患者都有征兆和感觉,无症状的胆结石就像体内的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发作极易诱发炎症,甚至引发癌变。”

吃了十年胃药才发现是胆结石

并不是所有的胆结石患者都有征兆和感觉,很多人是通过体检才发现患有胆结石。但是发现后又因不痛不痒以为没大碍就没治疗,从而耽误了治疗。胆结石没有症状时并不意味安全,而有症状的胆结石却又常常被误认为是胃病

为什么胆结石会被错认成胃病?

“胃和胆囊、胆总管均位于上腹腔,产生的疼痛感难以分辨,因此人们很容易将胆结石当胃病误诊。而且由于胃药也有止痛效果,患者服用了不对症的药物后疼痛也会减轻,以至‘忽悠’了不少人。甚至我认识一个医生朋友,他的母亲吃了十多年的胃药,直到最近才发现是胆结石。”张主任强调,由于胆结石的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切不可凭感觉自行诊断,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

胆结石分情况对待

不同的胆结石,治疗有什么差异?

通常可分为三类情况:

1、如果结石直径在1cm至3cm之间,可以对其放任不管,只需定期复查即可;

2、如果结石直径在1cm以下,极易落入胆总管继而引发胆总管结石及胆源性胰腺炎,这时需及时就医治疗;

3、如果结石直径在3cm以上,长期反复对胆囊壁摩擦刺激容易诱发胆囊癌,所以这时必须马上采取胆囊切除术。

案例二

一碗红烧肉引爆胆结石

45岁的冯女士勤俭节约,趁着家人收拾碗筷的功夫,又偷偷把大伙儿吃剩的红烧肉给送进了肚子。不料,当晚冯女士便突然腹痛不止、全身发热、皮肤发黄,紧急送医后才发现“引爆”了潜伏许久的胆结石,如果不及时取出结石,病情可能发展成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甚至危及生病。

大多数胆结石是“吃”出来的

引发胆结石的病因有很多,除了环境及个人遗传因素以外,大多数胆结石都是“吃”出来的。

“早餐进点油,午餐吃点肉,晚餐要吃素。”张主任认为这才是科学的说法。胆囊收缩、胆汁的排泄,都需要进食的刺激来完成。经过一夜大约8到10个小时的贮存,人在早晨空腹时胆囊内胆汁的胆固醇饱和度较高,如果不及时排出久而久之便会沉淀下来形成结石或息肉,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帮助胆汁排出,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吃个鸡蛋。

虽说偏爱油炸食品与肉类、很少吃蔬菜水果的人群是胆结石的重灾区,可这并不意味着素食主义者是胆结石的“绝缘体”。“长期以素食为主的人群体内营养易失衡,从而导致激素及胆汁分泌异常,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张主任强调,只有三餐饮食作息规律、荤素合理搭配才能达到预防结石的目的。

胆结石钟爱这些人

1中老年人,发病的高峰年龄都在40~50岁。

2女性,特别是妊娠期女性,妊娠次数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3遗传,与基因、家族史有关。

4肥胖,肥胖人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

5长期素食者。

6不吃早餐或三餐没有定时定量者。

7患有肝硬化、糖尿病、肾炎及甲状腺功能低下者。

8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及降血脂药物等。

9长期精神紧张、抑郁会使内脏植物神经紊乱,影响胆囊功能,造成胆汁淤积而形成结石。

胆结石饮食榜

黑榜:高胆固醇、高脂、高油、高糖的食物少吃或不吃,以免诱发胆囊炎甚至胰腺炎;香肠、腊肉、大闸蟹等这样的“高胆”食物应尽量节制。

红榜:多吃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低胆固醇食品。此外,胆结石患者最好能多进食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的纤维素越丰富,越可能改善体内胆固醇的排泄,有效防止结石。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