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怎么看轻重
得了病的患者,在检查确诊以后,总是会问上一句“我的病重吗?”,肾病患者问的更多,因为肾病早中期,几乎没有明显痛痒不适症状,很多患者对病情没有概念,也不了解,是不是肿的越厉害、蛋白和隐血加号越多就越重,如果不肿、蛋白和隐血加号少了就是轻了呢?可见大家对慢性肾脏病的轻重,还单单停留在症状上,还存在误区。
指出,对于肾病,不能单看蛋白,也不能单看潜血,肾衰患者也不能只看血肌酐、尿素氮。如果只用一个指标来判断病情,那就是“肾小球滤过率”。
什么是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指单位时间(通常为1min)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80-120ml/min左右。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约660ml,故滤过分数为125/660×100%≈19%。这一结果表明,流经肾的血浆约有1/5由肾小球滤入囊腔生成原尿。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
对于肾病病情轻重,还需综合考虑,首先结合患者症状、相关检查结果(肾脏大小、尿检、血检)、并发症(血压)、原发病(血糖、狼疮紫癜等)、病理等等。综合考虑,不能依靠一个指标判断。
慢性肾病分期(根据肾小球滤过率):
近年来,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专家组对CKD的分期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如下表所示,该分期方法将GFR≥90ml/min·1.73m2且伴有肾病的患者视为1期CKD,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早期CKD的认知和早期防治。
肾病病理分级,肾病病理也分多种如微小病变、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局灶节段性以及iga肾病等。
常见病理分级iga肾病和膜性肾病,病理分级的严重程度不能代表肾功能的严重程度,两者可以并存。
膜性肾病
Ⅰ期:光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正常,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和上皮细胞间的足突间隙区域存在散在的或规则分布的较小的免疫复合物样的电子致密物质沉积。
Ⅱ期:光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不均匀增厚形成“钉突”。电镜下发现上皮细胞下存在电子致密物沉积。
Ⅲ期:光镜下新形成的基底膜样物质包绕沉积物,形成网状、链状表现。电镜下电子致密物沉积在基底膜内或上皮下。
Ⅳ期:光镜下基底膜明显增厚。电镜下沉积物的电子密度丢失,在不规则增厚的基底膜中出现不规则的电子透亮区。
iga肾病分级:
慢性肾病存在以下情况会使病情“进展加快”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大于1g,且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或者治疗效果差;
2、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慢性肾炎合并高血压通常预示着更严重的病理,这类患者肾功能更容易恶化;
3、发病时肾功能就不好,此时已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
4、本身的病理类型不好。如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淀粉样变性肾病等预后就较差;微小病变、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较好,IgA肾病、膜性肾病是处于中间位置。患者具体的预后情况还要根据病理具体的病变程度、治疗的早晚及规范性、自身的保养等因素来决定。
对于肾病治疗应该根据病情和症状给予对症治疗,中药治疗或是西药治疗或是中西结合等。肾病治疗中。所谓“治”就是看医吃药,所谓“疗”养生和保健。两者在病情早期各站50%随着病情稳定,慢慢养要大于治。所谓“养”患者休息,饮食,体质等等日常各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