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是慢性肾病的病理诊断,其病变主要局限于肾小球基膜,以免疫复合物沿肾小球基膜外侧(上皮下)沉积,刺激基膜增殖,致使“钉突”形成,基膜增厚。临床中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膜性肾病。
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年龄
儿童较好。
性别女性比男性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年轻男性肾功能损害速度远远高于女性,但在肌酐清除率同样低的老年男性和女性中,无明显差别。
就诊的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早期出现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者往往预后不良。有报道尿蛋白>4g/d且超过18个月的膜性肾病患者,47%进展至肾功能不全,尿蛋白>8g/d且超过6个月,66%预后不佳。若肾活检时肌酐水平已经增高,预后不佳。动态观察血肌酐变化的程度对判断预后可能更加有意义。
肾活检病理分期
一期多可缓解甚至恢复。二期亦较好。三至四期和/或有明显小管间质或血管病变者预后不佳。
有严重并发症者亦差
在肾移植中,本病很少复发。
提示:膜性肾病治疗需注意不良反应
1、库欣综合征:满月脸、向心性肥胖、水牛背、多毛、痤疮、紫纹、多血质外貌等。
2、烦躁、失眠、易激动,甚至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3、血压升高、应激性溃疡、代谢紊乱、血糖升高、电解质紊乱、水钠潴留。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