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作为一种创伤性检查,大部分肾病患者都是避之不及的。
肾穿刺到底有什么作用?肾病患者什么时候要接受肾穿刺呢?
为什么要进行肾穿刺?
简单来说,肾穿刺就是利用探针,将一部分肾细胞取出来,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根据这些肾细胞的形态变化,来判断具体的病理类型。
因为原发性肾病的病理改变非常细微,是肾小球受损还是肾小管受损?是系膜区还是足细胞?是弥漫性的还是节段性的?
这些从其他的检查指标上很难判断,只有肾穿刺能够提供明确具体的肾细胞病理改变的影像证据,因此被称为“金标准”。
什么时候进行肾穿刺?
肾穿刺虽然能够准确判断具体的病理类型,但并不像其他检查项目那样想做就做。
目前,临床上普遍的观点是,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尤其是使用一段时间激素之后,发现效果与之前判断差别较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肾穿刺。
比如,疑似微小病变型的肾病患者(儿童,肾病综合征表现,无其他病史),“按理”来说应该激素效果很好,但如果服用激素超过1一个月,尿蛋白仍未好转,就要考虑病理类型的判断问题了。
再比如,具有糖尿病病史的肾病患者,到底是糖尿病肾病,还是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炎,都是需要肾穿刺来做出最终判断的。
肾穿刺的弊端
大部分肾病患者不愿意做肾穿刺,是因为存在感染的风险。
而医生们之所以不喜欢肾穿刺,是因为肾穿刺具有一定的误导性。
因为只是去除很少的肾细胞,选取的部位和取到的细胞标本是否具有代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已经发现,有些病理类型是可以重叠存在的,比如微小病变型、IgM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这些重叠存在的病理类型,使肾穿刺具有一定的误导性。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即使肾穿刺结果完全正确,很多时候对治疗方案也没有多大影响。
因为目前的肾病治疗,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的。无论是哪种病理类型,治疗所针对的也不过是尿蛋白、潜血、水肿、肌酐等临床症状,用的药物也都大同小异。
因此,肾穿刺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尴尬的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