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糖尿病大家都知道患病率节节攀升,然而有30%—40%的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了糖尿病肾病。
这种合并症不容易被发现,起病症状很隐匿,起初并没有太多异常感觉,好多人等到身体不适去检查时,已经是糖尿病肾病的终末期——尿毒症期了。
那么,临床上糖尿病是怎么分期的呢?从轻到重分别是:
-Ⅰ期-
无症状表现,仅仅是血流动力学表现,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脏体积增大。(只要记住,没什么症状,但是肾脏过滤功能悄悄变化了)
-Ⅱ期-
无明显症状,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肾脏已出现病理改变。(还是没什么症状,然而尿里有蛋白了,肾脏的结构改变了)
-Ⅲ期-
有临床症状,蛋白尿明显增加,但血肌酐正常。(到这时才有症状,肾脏漏蛋白越来越多,但是还能正常排出毒素)
-Ⅳ期-
症状明显,大量蛋白尿,肾功持续减退直至终末肾衰竭,血肌酐升高。(肾脏不仅漏蛋白,而且排毒功能下降,直到出现尿毒症)
有的读者可能会这样认为:明白了,糖尿病肾病是按照顺序起病的,先出现蛋白尿,然后才会肾功能不全乃至尿毒症。也就是微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肾功不全。
然而,一项国外研究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研究中只有33%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出现肾功不全。换而言之,好多患者没有出现蛋白尿,跳过这一步,直接就出现了肾功能不全乃至尿毒症。
很多患者会慌了,谁都不想发现该病的时候直接是尿毒症啊,有没有预警信号或者如何预防呢?
-01蛋白尿:虽然肾功不全之前不一定出现蛋白尿,但是出现了蛋白尿却容易进展成肾功能不全,而我们要做到的事定期检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一旦出现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把疾病控制在初期阶段。
-02血压:血压过高,这种压力也会施加到肾脏本身,导致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加快肾病进展。糖尿病的病人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当合并肾病时,则应控制在130/80mmHg。
-03血糖:人体血糖过高,一方面加重了肾脏代谢葡萄糖的负担,另一方面高血糖会自生氧化,产生一系列损伤肾脏的物质。所以为了肾脏的健康,我们应该积极控制血糖,糖尿病肾病的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
-04血脂:血脂过高不仅会增加肾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还会产生一系列过氧化物损害肾脏,所以我们不应忽略血脂的调控。当胆固醇过高时选择他汀类药物,以甘油三酯增高选择贝特类药物。糖尿病肾病的总胆固醇应<4.5mmol/L,甘油三酯应<1.5mmol/L,低密度脂蛋白<2.5mmol/L。
糖尿病肾病,预防是关键。这需要我们定期检查各项指标,出现异常时积极听取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