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包括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肾和输尿管结石是上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是下尿路结石,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为1%~5%。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从性别看,男性发病多于女性,青壮年容易得结石。男性在25~40岁之间易发病,女性除了在25—40岁的年龄段以外,50岁上下也是结石的高发年龄段。
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很多,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及职业等,而身体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异物和药物使用是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代谢异常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痛风等使尿液里面形成结石的物质增加,如钙、磷、草酸等,这些物质聚集,互相粘附形成了一个核,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而形成结石。尿路感染,可使尿液pH值升高,诱发感染性结石的形成。尿路梗阻如输尿管狭窄、前列腺增生造成尿液的滞留,促进结石的形成。
疼痛是尿路结石最主要的症状,肾、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常位于肋脊角、腰、腹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可表现为钝痛或绞痛,并向下腹、外阴放射,常伴恶心、呕吐;血尿为另一重要症状,疼痛后出现血尿,多在身体活动时出现;输尿管下段结石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症状。
如果出现上面症状就要怀疑尿路结石,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主要有:1.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和血常规。2.影像学检查: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CT等。
尿路结石出现典型的肾绞痛容易考虑结石,但有些患者症状不典型被误诊胆结石、消化道的胃溃疡、胰腺炎、阑尾炎等疾病。笔者曾遇到一患者右侧输尿管结石误诊为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仍疼痛,按结石行体外碎石后治愈。
在临床上大多数尿路结石可以通过微创治疗方法将结石粉碎并排出体外,只有少数比较小的尿路结石可以选择药物排石。一般药物治疗结石适用于直径小于0.6cm、结石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结石未引起尿路完全梗阻、停留部位时间较短(2周内)、特殊成分的结石,如尿酸结石和胱胺酸结石,推荐排石疗法、腔镜碎石及体外碎石后辅助治疗。
排石方法包括:
(1)每日饮水2000-3000ml,昼夜均匀。
(2)疼痛时肛塞双氯酚酸钠栓剂,双氯酚酸钠能够减轻输尿管水肿,减少疼痛发作风险,促进结石排出,用于输尿管结石。
(3)口服a-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坦索罗辛是一种高选择性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使输尿管下段平滑肌松弛,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
(4)中医中药。治疗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主,佐以理气活血、软坚散结。成药有尿石通,常用方剂如八正散等。
(5)溶石疗法。用于尿酸结石和胱胺酸结石。尿酸结石:口服别嘌呤醇,根据血、尿的尿酸值调整药量。口服枸橼酸氢钾钠(友来特)或碳酸氢钠片,以碱化尿液维持尿液PH值在
6.5-6.8。胱胺酸结石:口服枸橼酸氢钾钠(友来特)或碳酸氢钠片,以碱化尿液,维持尿液PH值在7.0以上。(6)适度运动,根据结石部位不同选择体位排石。